文档详情

建筑设计方法形体学研究.doc

发布:2018-01-09约6.14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建筑设计方法形体学研究 ——以斯蒂文middot;霍尔的作品为例的建筑设计方法形体学研究 姚炎炎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建筑设计方法形体学是通过对于建筑功能的载体——建筑形态的分析,研究从建筑设计构思到具体的建筑形态的动态思维过程。以斯蒂文middot;霍尔的作品为例探讨建筑设计方法形体学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寻找建筑设计的内在逻辑性,减少建筑设计的盲目性。 关键词:建筑设计;形体学;设计构思;设计逻辑;斯蒂文middot;霍尔 1、建筑设计方法形体学 建筑设计构思是建筑创作的基础, 是影响建筑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影响建筑设计构思有多种因素——纵向历史发展各阶段建筑文化特性与建筑技术、东西方地域文化根源、不同地域的气候与风情风俗、世界各种建筑流派的建筑思潮、当代建筑审美观、现代建筑科技手段等。将众多影响建筑设计构思的因素转化为建筑语言最终通过建筑的形体表达出来,称之为“建筑设计方法形体学”。建筑设计方法形体学是通过对于建筑功能的载体——建筑形态的分析,研究从建筑设计构思到具体的建筑形态的动态思维过程,即从建筑设计的“想法”到建筑设计的“手法”的研究。“建筑设计方法形体学”的研究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深化了建筑设计的理论依据, 对于现代的建筑创作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想法”是建筑师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建筑创作的众多因素而在建筑设计之初产生的建筑设计构思,是属于逻辑思维范畴;“手法”是将建筑设计构思用建筑的具体形态表达出来,是属于形象思维范畴。淡泊逻辑思维,建筑设计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形象思维,就会导致建筑设计形态及其空间缺乏创造性和表现能力。 2、一位建筑师——斯蒂文middot;霍尔 1947 年,斯蒂文middot;霍尔(Steven Holl)出生于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的布雷默顿(Bremerton)。华盛顿大学毕业以后,1970 年他有机会去罗马学习建筑,在那里他亲身体验到建筑与真实的生活文化是不能分离的。之后在 1976 年去伦敦的 AA 学院学习硕士课程,同年在纽约设立了自己的事务所。1989 年在MoMA(Museum of Modern Art)举办的双人作品展中,有数件作品成为MoMA的永久收藏品。1991 年沃尔克艺术中心推出“明日建筑”系列展,霍尔的个人展是其中一部分。他多次获得PA奖、AIA奖与其他奖项,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 2001 年美国最优秀的建筑师。 霍尔的设计成熟于20世纪70年代,在那个流派纷争的年代,他不盲从于任何流派,通过研究美国的传统建筑,从中获得场所精神,并融入到当代的建筑设计中。他这种对建筑理论与设计实践坚持不懈的探索为建筑界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如评论家所说:“霍尔不拘泥于已有学说的框框,其设计魅力完全出自于自己的、新颖的创造性。这既不是现代主义,也不是后现代主义,更不是颓废主义。当他运用极其简洁的传统形态、材料的自然美、富于创造性的适宜的装饰物以及调和的丰富色彩,将前卫建筑类型掌握在自己手中之时,建筑就会超越现有的模式,把我们引向新世界。” 提及霍尔的设计思想就会谈到与哲学的关系,他对类型学与现象学在建筑领域中的运用都有过研究,并取得了很大成就。在他理论形成的过程中曾受到过几位重要人物的影响。首先是在大学时期,赫曼middot;彭德(Hmiddot;Pundt)教授以专注的热情传授他本人对建筑的理解,给学生讲解建筑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四位人物:伯鲁乃列斯(Brunelleschi)、辛德勒(Rudolf Schinkel)、沙利文(Louis Sullivan)与赖特(Frank Wright)。他曾对学生说过:“学习的唯一方法是在建筑中亲身经历建筑的经验,不能相信照片。”这影响了霍尔以后现象学建筑思想的形成。其次,路易斯middot;康(Louis Kahn)关于想法与建筑之间的神秘结合让霍尔着迷,例如康对图书馆本质的解释是:将书从一堆黑暗中带到知识和学习之光中。对霍尔来说,康的这种设计思维是一种新的建筑设计方式,在这种方式中一个想法会把设计的其他方面组织起来,并会产生一种超越每个方面的意义。他认为康是当时集建筑师和思想家于一身的少数代表者之一。当他决定追随康并研究其设计理念时,却因康的不幸去世而未能实现。霍尔追求建筑理念的决心没变,他找到了另一位注重理念的景观建筑师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 3、霍尔部分相关设计作品分析 霍尔重视建筑与场所之间的关系,他惯有的理性思维逻辑与清晰简洁的表现方式充分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他的设计方法颇具神话色彩,每个设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