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单元检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题
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C、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D、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力牛耕的出现 B、犁耕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的提高
3、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特征的是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工厂手工业
4、《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共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5、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属于宋朝“创新”的表现是①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②打破了市坊的界限 ③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 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哥伦布曾说:“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有了黄金,把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这种对黄金的贪婪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16-1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尼德兰、新西班牙、新奥尔良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新城市大量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扩张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D、各国间交往密切
16、对右图b处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这一时期煤炭作为新能源广泛利用
②石油的利用促进了内燃机和化学工业的发展
③电话、电报等新的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垄断组织开始大量出现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7、鸦片战争以来,在当时中国境内,先后出现了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等近代企业。其中“近代”一词的准确含义是
A、机器化生产 B、经济工业化 C、政治民主化 D、资本主义经济
18、阳光卫视2007年7月16日开始播出的52集大型系列片《百年商海》第5集播出了《首家华侨缫丝厂陈启沅和继昌隆》,在介绍继昌隆成立的原因时,一定会提到
①洋务运动的诱导 ②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④外商企业的刺激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9、“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A、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培养了一批技术和科技人员
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A4.6个 B、3个 C、2.5个 D、0.55个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的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B、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C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D、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图6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