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讲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观
一、中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图景
(一) 欧美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透视
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美国,并在美欧等国家率先发展起来。
1.人才培养系统规范
师资队伍增大:115——34000(美);
课程设置系统:解决问题模式(英)
科学家-实践者模式
专家-实践者模式(美)
专业训练严格:实习期10-12个月(美)
教师资格+2年专业培训(英法)
2.内容体系丰富完善
内容丰富全面:心理健康咨询、生活指导、
生涯指导、磋商性服务等。
服务领域广泛:学校、非学校;学生、教师、
家长;幼儿园直到大学
工作系统完善:心理诊断、咨询会诊、
干预(美)
定向、干预、整合(法)
3.途径方法丰富有效
途径多样:教育课程、健康中心、青4.政府投入不断增长
1958年通过的《国防教育法》第五条第一、二款规定:1500万/年给地方学校;
700万/年给各大学。
1959-1969:联邦政府提供给各州及地方
18700万。
在美国研究资金最雄厚的就是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1999年其财政预算是8.59亿。
年服务中心、社会服务、
健康资料中心等(美)
方法有效:开设课程、个别咨询、团体咨
询;有特色的是“朋辈心理互
助”(包括朋辈心理咨询、调
解、伴读等)(美)
5.监督管理日趋严格
评估作用突出:定量与定性
伦理规范严格:具体内容:能力、正直、
专业及学科的责任、尊重人的
权利和尊严、关注他人利益以
及社会责任。
基本原则:避免伤害、表明
专业能力、避免非法利用、表
示尊重、保守秘密、知情同
意、社会公平和公正等。
(二)我国港澳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扫描
1.台湾地区
台湾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起于20世2007年又明确了青少年辅导计划的目标:结合整体辅导资源,落实辅导工作,以促进学生自由、适性的发展,陶冶现代社会适应能力。
(2)社会接纳,成效显著
目前,台湾至少有110个社会性质的心理辅导机构,其中1969年成立的“张老师”辅导中心最为著名。
从1991年开始就实施辅导工作六年计划,强调“教训辅”三合一的整合互动模式,重视家长的辅导,成效显著。
纪50年代初,兴于60年代末和70年代,成于80年代。给人印象深的是:
(1)认识到位,目标明确
结合家庭、学校、社会和省内资源,建立全面辅导体制,统整规划辅导工作发展,以减少青少年问题行为,培养青少年正确人生观,促进身心健康,增益社会祥和。
2.香港地区
香港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发展于70年代末80年代,完善于90年代以来。总体印象是:
(1)服务人员专业化
香港从事心理辅导工作的人有4种专业职位:临床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辅导老师。前两个职位必须硕士毕业,后两个需要接受专业培训。
2.倡导学校本位辅导
所谓本位辅导方式,就是指利用全体教师集体辅导全体学生的方式,即全校教师针对全体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全校性的辅导活动改善学生整体行为,以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为辅导内容,开展多样化辅导活动,逐步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辅导网络。
这与香港的“全人发展”目标有关。
3.澳门地区
澳门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从事这项工作的是班主任和辅导员,专业人员少,工作方式是“谈话”。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心理健康教育在较大范围展开,步入正规化阶段。主要有以下印象:
(1)政府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1996年,澳门教青局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