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统计学的土壤肥力空间变异分析——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第 l8卷 第2期 2012年6月
JournalofTianjinInstituteofUrbanConstruction Vo1.18 No.2 Jun.2012
基于地统计学的土壤肥力空间变异分析
— — 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
张 贞 ,高金权 ,陈 卫 ,邵凤成
(1.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天津 300384;2.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天津 300061;3.天津市武清区农业技术推广
中心 ,天津 301700)
摘要 :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通过选取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为土壤肥力
指标,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评价;并将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 ,进一步分析土壤
各肥力因子及总体肥力质量的空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所选的5种肥力指标中,pH值具有弱
空间相关性,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均表现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运用Kriging空间
插值发现pH值较高的部分处于研究区中部,而较低的部分处于北部,有机质含量由北向南逐渐
增大,全氮、速效钾均呈同心圆模式由内向外逐渐降低,其核心点为黄庄街道,速效磷含量由北
向南逐渐降低;整个武清区土壤肥力质量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以中等质量土壤为主.该评价结
果能有效为规范农户种植、施肥行为和制定相关农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地统计学;土壤肥力;评价;空间变异
中图分类号:S1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853(2012)02—0134—06
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环境因 的关注.因此本文以该区作为研究对象,以测土配方
素,而土壤肥力则是土壤的本质属性,是土壤物理、 施肥的样点作为基础数据源,运用地统计学对该区土
化学 、生物性质综合作用的结果,农业生产和土地利 壤肥力进行空间变异特征研究,旨在全面掌握该区土
用变化对土壤肥力有直接的影响.随着地理信息系统 壤肥力现状,为规范农户种植行为、制定农业规划、
的发展,对土壤肥力的管理需要同信息技术有效地结 改良土壤提供理论依据.
合,才能全面了解土壤在空间上的变异规律,以便有
效指导各地方合理施肥和合理布局,提高养分资源的
利用率 J.因此,从 1970年开始,大量学者开始尝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试利用地统计学对土壤空间变异进行定性的研究.在
20世纪 70年代后期 ,地统计学逐渐由定性转向定 1.1 研究区概况
量,各种空间插值技术也被运用于土壤制图上2【].地 研究区位于天津市的西北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
统计学发展至今,研究范围不断扩大,许多学者从田 1l6。46~117。19,北纬 39。07~39。42.由于地处
块尺度、县域尺度、区域尺度对土壤肥力的空间变异 华北冲积平原下端,地势平缓,成土母质是永定河和
及其模型模拟进行了详细研究. 北运河的冲积物,土壤均为潮土.该区属于温带半湿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郊区的土壤问 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l1.6℃,
题 日益突出,土壤肥力退化严重.天津市武清区是 年平均降水量为606mm,无霜期为212d.全部区域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 目启动的第一批项 面积 1574km ,2008年耕地面积 90025hm .土壤
目区县,其土地问题、耕地质量已引起国内相关部门 分为砂性土、壤质土、黏性土三大类.
收稿日期:2o12—03一Ol:修订 日期 :20l2—03.22
基金项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41101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