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课程期末复习答疑(文本).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9.12.15)西方经济学课程期末复习答疑
掌握: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
(1)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2)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凹向原点的;
(3)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曲线内的点以及曲线外的点分别说明了什么;
(4)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为了说明稀缺性、选择和机会成本这些概念的。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1)经济学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和研究方法上存在差别;
(3)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
a.是互相补充的;
b.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
c.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实证分析方法
(1)一个完整的理论包括定义(注意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流量与存量的概念)、假设、假说和预测;
(2)理论的形成;
(3)理论的表述方式:
a.叙述法(口述法);
b.列表法(算术表示法);
c.图形法(几何等价法);
d.模型法(代数表述法)。
了解: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特征
市场经济制度,即通过市场上价格的调节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资源的充分利用依靠价格的调节与刺激和政府宏观调控来实现。
计划经济制度,即通过中央计划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资源的充分利用也依靠计划来实现。
◆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关系
经济理论是经济政策的基础,经济政策是经济理论的应用。
第二章
重点掌握:
▲需求的定义
(1)需求是指消费者(家庭)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
(2)需求是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
▲需求曲线与需求定理
(1)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一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是反方向变动的;
(2)需求定理实际上是用文字来说明需求曲线所表示的内容的,可以用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来解释;
(3)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价格(商品本身的价格和相关商品的价格)、收入、消费者嗜好及预期等;
(4)在理解需求定理时,要特别注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句话。
▲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
(1)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含义;
(2)二者的区别:
a.引起变动的原因不同;
b.图形上的表示不同(点的移动和线的移动)。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1)均衡价格含义;
(2)均衡价格的形成;
(3)供求定理:(要求用图形分析)
a.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b.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供给理论
(1)供给的定义;
(2)供给曲线与供给定理;
(3)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价格如何调节经济
(1)市场经济的特点(决策机制是分散决策、协调机制是价格、激励机制是个人物质利益);
(2)价格机制的含义及其内容;
(3)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
(4)价格是调节经济的“看不见的手”。(注意:价格的调节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价格不是万能的)
▲价格上限及其影响
(1)价格上限的含义;
(2)价格上限一定是低于均衡价格的;
(3)实行价格上限时,必然出现供给不足的情况,解决的办法是配给制与排队;
(4)采取价格上限的弊端(引起资源浪费、出现黑市交易等)。
▲价格下限及其影响
(1)价格下限的含义;
(2)价格下限一定是高于均衡价格的;
(3)实行价格下限时,必然出现供给过剩的情况;
(4)实行价格下限的积极作用及消极影响。
第三章
重点掌握:
◆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计算
(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要注意正确理解三个问题);
(2)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要注意两个公式。
◆需求富有弹性与缺乏弹性
(1)需求富有弹性和缺乏弹性的含义;
(2)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的弹性系数大于1,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的弹性系数大于0小于1。
(3)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比较平坦的线,而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比较陡峭的线。
◆决定一种商品需求弹性的因素
(1)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强度;
(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3)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
(4)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
(5)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最重要的是(1)(2)(5)。
◆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
(3)注意掌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