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精品.ppt

发布:2018-04-23约2.77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 从微观或宏观分析同一经济问题,结论可能不同; 微观与宏观又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 * * * * * * * * * * *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尹伯成 许晓茵 编著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 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高等教育图书公司 尹伯成 许晓茵 第一章 经济与经济学 作为学习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的开始,本章先来谈谈西方经济学是一门怎样的学问,它研究什么,用什么方法研究以及学习西方经济学有什么用处等问题。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经济问题与经济原理 第二节 经济学研究对象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经济学用处 第一节 经济问题和经济原理 生活中的经济问题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西方经济学就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生活中种种问题的学问。 人类社会一产生就开始有种种经济问题,这些经济问题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着。 人们在探索这些问题答案过程中逐渐发现,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有相互联系。 几个重要的经济原理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一些经济现象之间有交替关系 人们从事任何经济活动都有机会成本 交易可改善人们的福利 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制度是协调人们进行经济活动必不可缺的行为规则 合理的政府定位对市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稀缺和经济学 “稀缺”是相对人类消费欲望而言的 人类所进行经济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他们的消费欲望。假如人们的消费欲望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对物品和劳务的需要是有限的,而满足需要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便不会产生稀缺性问题。 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五种需求 基本的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会的需要 地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稀缺和经济学(续) 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作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物品,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稀缺和经济学(续) 经济学研究的四个主要问题 生产什么及各生产多少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何时生产 资源配置和经济体制 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方式就是所谓经济体制问题 自给经济 每个家庭或村落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只有极少数产品与外界交换,资源配置和利用由居民的直接消费需要决定。 计划经济 生产资料公有,经济的管理通过政府的统一计划和行政命令实施,产品数量、品种、价格、消费和投资比例及方向、就业和工资水平及经济增长速度等均由中央当局的指令性计划来决定,产品也由国家统一分配。 资源配置和经济体制(续) 市场经济 产权明晰,经济决策高度分散,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的价格机制来解决。 混合经济 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结合,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一方面凭借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另一方面依靠国家干预来更好利用资源。 微观、宏观和国际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家庭、厂商及单个产品市场如麦当劳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这些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数值如何决定。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如何决定以及这些总量间相互关系。总体经济问题包括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收支、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 国际经济学(略) 微观、宏观与国际经济学(续) 微观与宏观的区别可概括为以下表格 项 目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别 名 个体经济学 市场均衡理论 价格理论 总体经济学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研究方法 个量分析法 总量分析法 研究对象 单个经济单位 整个国民经济活动 研究中心 市场价格 国民收入 主要目标 个体利益最大 社会福利最大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经济学 只考察经济现象是什么 现状如何,为何会如此 发展趋势如何 对经济现象好与不好,该不该如此不作评价 规范经济学 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 对经济现状及变化作出好与不好的评价,或者该不该如此的判断 数量分析 个量分析 微观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单个商品的效用,供求量及价格,研究单个企业的要素投入量、产出量、成本、收益和利润,研究这些个量间关系。 总量分析 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社会的总需求、总支出、总消费、总储蓄、总投资、货币供求总量、总供给、总产出、总就业量、物价水平、利率、汇率以及这些总量之间关系。 数量分析(续) 平均量分析 指平均数分析,如宏观经济学中的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人均收入等都是这种平均量值。 边际量分析 又称边际增量分析,是指自变量每增加1单位或增加最后1单位的量值会如何影响和决定因变量的量值。 数量分析(续) 内生变量 指由经济模型内部结构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 指不是由经济模型中的变量决定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