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2014学年度高三复习阶段性检测地 理 试 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9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嫦娥三号”探测器携带“玉兔号”月球车于2013年12月14日成功落月。回答1~2题。
1.“玉兔号”设计寿命3个月,工作动力依靠太阳能,夜晚无法工作,它在月球上连续工作14天后,“睡”14天再重新工作。据此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昼夜更替周期为14天
B.月球自转周期为14天
C.月竦上阴晴变化周期为14天
D.“玉兔号”至少工作3个“月球白天”
2.月球车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A.漫天风沙,易迷失方向 B.沟谷密布,泥泞难行
C.昼夜温差大,宇宙射线强 D.月球引力较大,爬坡困难
下图中OP、OQ分别表示某地二至日的正午树影长度。读图回答3-4题。
3.当地的纬度位置为
A.0° B.11°S
C.20°′N D.67°S
4.该地树影最长的日期
A.当地昼短夜长 B.南欧正值雨季
C.华北落叶纷飞 D.北极极光绚丽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黑点代表在该地区钻探某页岩层的钻井位置,数据为各钻井该页岩层的顶部高程。读图回答5—6题。
5.该图所示构造地貌最有可能是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向斜谷
6.图示地区海拔最高点与其对应的该页岩层顶部的垂直距离可能是
A.270米 B.285米
C.300米 D.325米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各气象要素的分布状况,甲、乙两地水平直线距离约为220千米。读图回答7—8题。
7.甲、乙两地气侯的最大差异表现为
A.气温年较差 B.年降水量 C.盛行风向 D.气候类型
8.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为
A.纬度位置 B.海拔 C.大气环流 D.山地坡向
英国海军军官加文孟席斯所著《1421:中国发现世界》认为,中国人最早绘制了世界海图,郑和船队早于哥伦布70年到达美洲大陆,早于库克船长350年现澳洲与南极洲。下图是他根据史料绘制的洪保将军(郑和属下)船队的航线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从有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船队出使南亚各国的最佳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关于洪保船队的见闻和经历,叙述正确的是
A:①航段:阳光直射,正值旱季 B.②航段:夜空中的北极星指引航向
C. ③航段:沿岸荒漠广阔无垠 D.④航段:沿途物质补给非常困难
下图为“某国甲、乙、丙、丁四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国死亡率最低的时期是
A.甲 B .乙 C.丙 D.丁
12.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A.甲→乙→丁→丙 B.甲→乙→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甲→乙→丙
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下图所示为某地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读图回答13~14题。
13.该市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14.下列有关乙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景观发育程度较高,城市规划合理 B.今后需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
C.进行合理规划,加强人文城市化的建设 D.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倡导转变生活方式
温室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读图回答15—16题。
15.北方冬季蔬菜大棚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土壤肥力 B.增强太阳辐射
C.减少热量散失 D.降低空气湿度
16.2013年8月,南京郊区农民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的温度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腾
下图为我国某类工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该工业可能是
A.煤炭工业 B.电力工业 C.瓶装饮料工业 D.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