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作文记叙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盼作文记叙文
一季梨花 一生情 暮春又至,清明节也随之而来。又踏上了那条久违的道路,说不出是熟悉还是陌生,在外求学的我多少年没有再次踏上
这条归乡的路?曾经弯曲的道路如今已变得笔直畅通,曾经的泥泞如今也变得整洁。道路两
旁的树木也彰显宁静,在清明节的凄清氛围里增添了份肃穆。 故乡早已不是曾经的破旧,如
今,红瓦白墙的三层小楼也比比皆是,在清明节的宁静氛围里也显得格外淡雅。相比之下,
一个杂草横生的院子,两间破烂不堪的房屋显得格格不入。 那便是曾祖母生前居住的老屋,幼时的我经常嬉戏玩耍的老屋,曾祖母去世后,屋子便
没人居住了,也无人清理,更显凄清。木门上挂了把铁锁,那把铁锁在风寒日露中早已锈迹
斑斑,正如曾祖母的一生,饱经沧桑。木门前枣树下的石凳,依旧光滑,但却布满灰尘,曾
祖母辞世后,便再没有人记起当年的石凳,它早被人们淡忘了,但此时我见到它,却是那么
亲切,就如失散多年的老友重又相逢。眼光迷离中,我仿若又看到我那年迈的曾祖母手持蒲
扇,端坐在石凳上翘首而盼,等我归来。老屋的陈设是怎样的我早已记不起了,但曾经的点
点滴滴却历历在目。
曾祖母生于乱世,从未受过教育,但我却知道,她是非常渴望知识的,当我坐在门前的
石凳上朗读刚刚认识的汉字时,曾祖母便会停止手中的忙碌,认真听着,仿佛那些汉字是世
界上最动听的音符。听着听着,她会跟着我的朗读时不时张张嘴,但又不会出声,待我读完,
她总是喃喃地说:“娃子,你以后要好好学习,多认识字,多做文化,有了文化才能做很多事
情,我就没文化,一辈子没本事,你要向你曾祖父学习,你曾祖父就有文化,会写很多字??”,
曾祖父走的很早,可每当曾祖母提起他时,便会露出灿若桃花的笑,她眼中的柔情使我动容。
两位老人没有“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誓言,也没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然
他们却有曾经平凡的生活与细微的关怀。 曾祖母是极爱我的。曾祖母的脚很小,他喜欢光脚走在乡间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我也总
是学她的样子,光着小脚一路跟着她。这时,曾祖母就会像变戏法似的从兜里拿出一颗糖或
者几块饼干,喜滋滋的看我吃完,然后作为奖励给我讲故事。不,她讲的不是故事,她讲的
是她亲眼目睹的事情,是她曾经的记忆。记忆中曾祖母是非常厌恶战争的,她深知战争带来
的后患,很多战士为了保家卫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战争导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说
起这战争,我仿若看到了曾祖母眼中的泪水,因为曾祖父也是牺牲在冲锋的路上。透过曾祖
母的泪水,我仿佛学到了更多。 暮春的风又起了,幽幽梨花香迎面而来,沁人心脾。老院的墙低矮,不及我的身高。我
一仰头,便看到了院内的一树梨花,在轻风的轻抚下悠悠洒洒。那便是曾祖母一生都至爱的
梨花,如雪般纯洁无瑕,八年前,曾祖母就是在梨花飘落的时节离去的,带着一脸安详。此
时,梨花烂漫如旧,却再也无人观赏。 我想,梨花的阵阵清香,一年复一年的开放,也许就是曾祖母对我隽永的叮嘱和温馨的
陪伴吧!我站在纷纷飘落的梨花中静默回溯,眼前总浮现曾祖母那张饱经沧桑却又无比慈祥
的面庞,此时,清明时节,我才明白,曾祖母早在我心中扎根,我会用一生铭记我的曾祖母,
我的亲人。
一季梨花开,一生情谊深。唯愿曾祖母在另一个世界观花开如旧?篇二:100篇中考满分
作文记叙文精选
满分作文记叙文精选(1) 1、怀念并没有结束(2009北京中考满分作文) 愈是感觉到它的珍贵,便愈是常怀念起它,就如我曾在胡同里的生活。 以前,我家住在一个小胡同里,那胡同儿里有很多人家,而且每家之间都离的很近,当
时甚至有些反感的拥挤而喧闹的生活,现在却是我最酸楚的常常的怀念。 早上,每当我还在与周公的女儿约会时,就会被后排早起的人给吵醒“呀!大哥,这么
早就出去啊!”“恩,是啊,您起的也挺早啊,这是干什么去啊?”“我这不有点事,出去一下!”
就这样的话一早晨能听到好几十遍。中午,想睡会午觉,补上早晨的损失,可刚刚躺下,后排的人们又开起了茶会,谈的不
亦乐乎,小到张三李四,大到国家主席,没有什么不能成为他们的谈资。 晚上,即使已经入睡了,却还能突然被谁一声大嗓门吵醒,可能只是因为不知是谁家的
衣服忘了收了,好心的人总是不嫌人烦似的。 半年前,我们搬了家,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谁都不认识,没有了那些烦人的吵闹
声,自然也不用打招呼了,这样过了两个礼拜,心里觉得很美。但是,心里忽然觉得空落落似的,突然回想起以前的一些事情,说真的,有些声音一旦
缺少了,反而倍加显得珍贵了。比如,谁家电表要是快没钱了,外边就会不止一次的敲窗户提醒你快没钱了,催着你赶
快去买电,这种声音对于突然因断电而来不及保存文档的我来说是多么的珍贵。 每当那家人做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就会满院子飘香,当然,东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