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3个水稻光合功能相关性状QTL.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第 32卷 第 11期 作 物 学 报 Yo1.32.No.11
2006年 11月 1630~1635页 ACTA AGRONOMICA SINICA PP.1630—1635 Nov..2006
利用 回交重组 自交系群体检测 3个水稻光合功能相关性状 QTL
胡茂龙 张迎信 孔令娜 杨权海 王春明 翟虎渠 万建民
(南京农 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210095; 中国农业科学院 ,北京 100081)
摘 要 :利用 98个家系组成的 日本 晴(粳稻)/Kasalath(籼稻)//日本 晴回交重组 自交系(backcrossinbredlines,BIk)群体
(BC,F,。),研究水稻光合功能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基于水稻抽穗后 7d叶片全氮含量 (TLN)、叶绿素 a/b比值
(Ch1.a/b)和叶绿素含量(Ch1),共检测到8个 QTL,其 LOD值为 2.61~6.42,贡献率为9.7% ~21%。其 中,第 1和 6染
色体上 2个与全氮含量相关的QTL,相应贡献率为 9.7%和 10.8%;第 2、3和 12染色体上 3个与叶绿素 a/b比值相关的
QTL,贡献率分别为 10%、10.5%和 21%;第 1、4和 8染色体上 3个与叶绿素含量相关的 QTL,贡献率分别为 13.7%、
10.7%和 10%。控制叶绿素含量的 qCC.J位于第 1染色体上 RFLP标记 C122附近 ,与已报道 的NADH一谷氨酸合成酶基
因位置一致 ,而叶绿素合成始于谷氨酸 ,暗示该基因座与水稻光合功能关系极为密切 。在第 4和 6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
QTL与抽穗后30d叶绿素含量相关,但未检测到位于标记 C122附近的qCC.J,暗示控制叶绿素含量的 qCC.J效应随水稻
叶片的衰老而降低。
关键词 :水稻 ;光合功能;数量性状基 因座 (QTL);全氮 ;叶绿素
中图分类号 :s511
QTLDetectionforThreeTraitsAssociatedwithPhotosyntheticFunctionsinRice
UsingBackcrossInbredLines
HUMao.Long,ZHANGYing.Xin,KONGLing.Na,YANGQuan.Hai,WANGChun.Ming,ZHAIHu.QuandWAN
Jian.Min
(StateKeyLaboratoryforCropGeneticsGermplasm Enhancement,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ResearchCenterofPlantGeneEngineering,Nanjing
210095,Jiangsu;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Beijing100081,China)
Abstract:A mappingpopulationofthebackcrossinbredlinesderivedfrom acrossof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by
thesingleseeddescentmethod,wasusedtodetectquantitativetraitloci(QTL)fortraitsassociatedwithphotosynthetic
functions.Totalleafnitrogencontent(TLN),chlorophylla/bratio(Chl,a/b)andchlorophyllcontent(Ch1)inleavesofrice
(OryzasativaL.)weremeasuredatthe7thdayafterheading,andatotalofeightputativeQTLsweredetectedwith
p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