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简介.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張碧芬教授
專長:環境微生物
研究領域:利用生物法去除環境中有
機毒性物質之研究
bvchang@mail.scu.edu.tw
Tel:ext 6859
教學內容:
環境保護簡介
水化學
環境檢驗技術(一)
環境檢驗技術(二)
空氣化學
土壤化學
廢棄物化學
毒性物質化學
環保之旅
教學目標 : 環境化學為研究化學物種其來源、反應、移動、影
響及在水、土壤、空氣環境中之消長,並包括人類活動對上述
過程之影響,為研究環境中化學現象一門科學。
教學方式 : 採單元講授,並配合放映污染防制技術之珍貴錄影
帶,以提高教學效果,使各位同學對環境保護有較深入了解。
上課教材: 在本人教學網站。
指定教科書及參考書資料: 本科目選用Stanley E. Manahan
所著”Environmental Chemistry 為主要教材,並輔以國內
外相關研究報告及有關錄影帶。
上課時間及地點: 二 34 ,單 四 56 ; B710
課業輔導時間
每星期二及星期五下午一時三十分至三
時二十分
研究室地點:M212
EMAIL:bvchang@mail.scu,edu.tw
電話:6859
考評及成績核算方式
出席 10% :點名5次, 每次2分, 共10分
期中考 35% ,學期考 35%
報告 20%
環境保護簡介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無可取代的空間資源,1972
年6 月5日,聯合國在瑞典的斯德歌爾摩召開第一屆「世界
環境會議」,以環境權的觀點,討論人類與環境間應有的
平等、自由與生存尊嚴等的議題,會中並通過了「人類環
境宣言」又稱「斯德歌爾摩宣言」,強烈的呼籲基於各國
必須積極採取環境保護必要的措施,以奠定人類生活、生
產與發展的基礎,進而乃同時宣示, 吾人實負有為當代人
及未來子孫保護環境與提高環境品質的義務。並決定每年
的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意在喚起全球人類瞭解環
境、尊重環境生態,進而以積極的行動保護環境,並增強
人類「永續發展」的可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