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珠江口万顷沙晚第四纪沉积及古环境重建-热带地理.PDF

发布:2017-08-08约5.88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36 卷 第 3 期 热 带 地 理 Vol.36 ,No.3 2016 年 5 月 TROPICAL GEOGRAPHY May ,2016 余少华 ,陈芳,谢叶彩 ,周洋 ,吴聪,陈炽新,龙桂.珠江 口万顷沙晚第四纪沉积及古环境重建[J].热带地理,2016 ,36 (3 ):374-387. YU Shaohua ,CHEN Fang ,XIE Yecai ,ZHOU Yang ,WU Cong ,CHEN Chixin ,LONG Gui.Paleoenvironment Reconstruction and Sedimentary Record in the Wanqingsha Area o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J].Tropical Geography,2016 ,36 (3 ):374-387. 珠江口万顷沙晚第四纪沉积及古环境重建 余少华 1 ,陈 芳 1 ,谢叶彩 2 ,周 洋 1 ,吴 聪 1 ,陈炽新 1 ,龙 桂 2 (1. 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州 510075 ;2.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广州 510080 ) 摘 要 :选取位于珠江口万顷沙 ZK316-2 钻孔进行孢粉 、硅藻和岩性等分析 ,重建了珠江口晚更新世以来的海侵 海退旋回和古环境特征。孢粉和硅藻分析表明 :晚更新世期间该区域主要经历了一次大的海侵海退,期间有 2 次 小的海平面波动。晚更新世地层海相特征明显,孢粉组合指示了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 ,其植被以南亚热带常绿林 为主 ,孢粉组合以青冈属、蕈树属、金缕梅科等亚热带种属为主 ,期间出现的海桑属推测为滨海相沉积 ,指示了 当时海平面的位置。晚更新世的海相沉积尽管 14C 测年结果为老于 30 ka 左右 ,但经过区域孢粉组合 、硅藻特征、 海平面高度等因素的综合对比分析后认为 :下部海相层的年代更可能属于 MIS 5 期 ,而期间 2 次短暂的低海面记 录可能与 5b 和 5d 海平面波动有关。钻孔上部 13.9 m 以上为全新世 2 232 cal. a B.P.以来的沉积,孢粉分析表明植 被仍以亚热带常绿林为主 ,但人类干扰因素的禾本科、松属 、芒箕和火灾记录 (炭屑 )大量增加 ,指示了沿海人 类活动增强和大规模农业的发展 ,这与全新世晚期海平面下降和三角洲的快速加积作用基本同步进行 。 关键词 :珠江口岸 ;孢粉 ;硅藻 ;海平面变化 ;晚第四纪 ;人类活动 中图分类号:P5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5221(2016 )03-0374-14 DOI :10.13284/ki.rddl.002844 海平面变化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题 ,最早认为珠江三角洲为全新世沉积 ,其观点包 [17] [18] 和反馈机制 ,与全球冰量变化和轨道循环机制密切 括近 2 000 a 冲积而成 以及新石器晚期形成 ,随 相关[1] ,过去对第四纪气候变化的研究多集中于深 后李平日等[19]对珠三角第四系 42 个样品进行 14C 测 海和冰芯记录[2-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