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村一”邓论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
1、BCD 2、ABC 3、BCD 4、ABC 5.ABCD
6.ABCD 7.BCD 8.ACD 9.ABD 10.AB
11.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
16.ABCD 17.ABC 18.BC 19.AB 20.CD
作业二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
1、ABCD 2、ABCD 3、ABCD 4、ABC 5.ABD
6.BD 7.ABCD 8.ABC 9.AB 10.ABCD
11.A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
16.AC 17.ABCD 18.ABCD 19.ABC 20.AB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 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 的 根本问题。这是我们党从长期实践中确立的处理农业 题、农村问题和 农民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
(2)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认真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生活大局,事关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2.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体部分”?
教材P62-63
3.为什么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
教材P66
4.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材P75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的社会?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目标 。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2.如何正确处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1)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体现。
(2)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这是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的不同造成的必然结果。
(3)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不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愈大愈好,要防止产生两极分化。
(4)为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党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为解决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针对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5)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就是要通过完善分配政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内。为此必须: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配调节过高收入。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共同富裕。
3.试述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如何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出的强调。
教材P77
作业三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D 7.ABC 8.CD 9.BCD 10.ABCD
11.ABC 12.ACD 13.ABCD 14.ACD 15.ABCD
16.ABCD 17.ABCD 18.BCD 19.ABCD 20.ABC
二、简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