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第二章.ppt

发布:2020-02-21约2.79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机电设备的拆卸与装配 2.1 机械设备的拆卸和清洗 (一)拆卸前的准备工作 1.拆卸场地的选择与清理 2.保护措施 3.拆前放油 4.了解机械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 2.1.1 机械设备拆卸的一般规则和要求 (二)拆卸的一般原则 1.根据机械设备的结构特点,选择合理的拆卸步骤 2.合理拆卸 3.正确使用拆卸工具和设备 (三)拆卸时的注意事项 1.对拆卸零件要作好核对工作或作好记号 2.分类存放零件 3.保护拆卸零件的加工表面 2.1.2 常用零、部件的拆卸方法 1.齿轮副的拆卸 2.轴上定位零件的拆卸 3.螺纹联接的拆卸 4.过盈配合件的拆卸 5.不可拆联接件的拆卸 多角淬火钢杆拆卸断头螺钉 攻反向螺纹拆卸断头螺钉 露出机体表面外断头螺钉的拆卸 a) 加焊弯杆 b) 加焊螺母 拆卸打滑六角螺钉 压力机拆卸轴承 拔轮器拆卸轴承 锥形滚柱轴承的拆卸 a) 拆外圈 b)拆内圈 报废轴承的拆卸 2.1.3 拆卸方法示例 现以下图所示电动机的拆卸为例说明拆卸工作的一般步骤。 (一)拆卸步骤 1.拆开端接头,拆绕线转子电动机时,抬起或提出电刷,拆卸刷架; 2.拆卸带轮或联轴器; 3.拆卸风罩和风叶; 4.拆卸轴承盖和端盖(先 拆卸联轴端,后拆卸集电环或换向端); 5.抽出或吊出转子。 (二)主要零部件的拆卸 1.带轮或联轴器的拆卸 2.刷架、风罩和风叶的拆卸 3.轴承盖和端盖的拆卸 4.抽出转子 现以下图所示某车床主轴部件为例,说明拆卸工作的一般方法。图示主轴的阶梯状向左减小直径,拆卸主轴的方向应向右。 2.1.4 零件的清洗和检验 1.脱脂 2.除锈 (1)机械法除锈 (2)化学法除锈 (3)电化学法除锈   3.清除涂装层 2.2 设备零件的技术鉴定 2.2.1 机械零件检验分类及其技术条件 机械零件检验和分类时,必须综合考虑下列技术条件: 1.零件的工作条件与性能要求,如零件材料的机械性能、热处理及表面特性等; 2.零件可能产生的缺陷(如龟裂、裂纹等)对其使用性能的影响,掌握其检测方法与标准; 3.易损零件的极限磨损及允许磨损标准; 4.配合件的极限配合间隙及允许配合间隙标准; 5.零件的其它特殊报废条件,如镀层性能,、镀层、轴承合金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平衡性和密封件的破坏以及弹性件的弹力消失等; 6.零件工作表面状态异常,如精密偶件工作表面的划伤、腐蚀;表面贮油性能被破坏等。 2.2.2 机械零件的检测方法 常见的检测方法有:检视法、测量法和隐蔽缺陷的无损检测法。 (一)检视法 (二)隐蔽缺陷的无损检测 1. 渗透检测法 2.磁粉检测法 3. 超声波检测法 4. 射线检测 渗透检测法原理及过程 a) 渗透剂 b) 去除表面渗透剂 c) 覆盖显像剂 d) 显示缺陷 磁粉法检测原理 1—零件 2—缺陷 3—局部缺陷 4—泄漏磁通 5—磁力线 (左) 超声波检测原理 A—初始脉冲 B—缺陷脉冲 C—底脉冲 G—同步发生器 H─高频脉冲发生器 J—接收放大器 T—时间扫描器 1—荧光屏 2—零件 3—偶合剂 4—探头 (左)射线检测原理图 1—射线管 2—保护箱 3—射线4—零件 5—感光胶片 2.2.3 典型机械零件的检验 (一)检验方法 机械设备在修理过程中的检验有如下一些方法。 1.目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