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后市场蓝皮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汽车后市场2013蓝皮书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中国汽车后市场2013蓝皮书”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中国汽车后市场
2013
蓝皮书
费以及 服务方面, 与国外在汽车后市场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多的差距, 但是很多国内企业借鉴国外经 验,以适应于国情的服务方式不断地进行探索。 在连锁领域,壳牌已大张旗鼓地将汽车快保品牌“捷飞络”引进中国,而“博世专业维修” 则早已在中国拥有了超过 300 家的网络店, 美国 AC 德科公司则计划未来发展 200 家以上的 汽车快修连锁经营企业,另外,已进入中国的还有德尔福、辉门和日本澳德巴克斯等。 一些中国本土企业也在往品牌方向发展,但截至目前,除了月福、友福、爱义行等市场中的先行者,能叫得上名的品牌并不是太多。值得注意的是,包括神州租车在内一批大型租 车企业也于今年进入市场。而鼎晖等私募基金也已开始以资本力量整合这一市场。 与此同时,在新车销售和二手车延保方面,一些跨国公司也已经进入到中国,其它如汽 车金融、汽车俱乐部等行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从事这些方面的企业也越来越多。相关 主管部门认为, 汽车后市场的前景应该比前端的生产制造和销售更有前景和潜力, 正在抓紧 制定政策,扶植区域性汽车后市场服务企业和大型连锁企业。 在欧美等成熟汽车市场上, 除了代表车主利益的汽车俱乐部外, 根本没有中间商的生存 空间。这主要是在没有互联网之前,成熟汽车市场上的服务体系已经发展完善,而它们大都 以连锁经营的方式存在。 但是, 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只有数十年的汽车后市场上, 大部分服务网络都还没有来得 及铺开,而且车主自主选择和消费汽车后服务的意识也没有那么强,所以,这个市场还是需 要一定的服务导向,那些共性服务的提供商,比如汽车美容商、保养商、汽车快修商等,都 需要通过公共平台来吸引客户。因此,这些特殊的市场需求造就了中介商们的机会。 作为绝大多数车主,他们根本不想了解那么多,对他们来说,简单、方便、可靠,是唯 一追求。现在不少汽车后市场互联网产品,大部分都没有把脉准车主真正的需求和痛点。 汽车后市场的参与主体繁杂,传统的汽车经销商 4S 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4S 店因其 业务范围较广,成为以汽车生产、销售为主的前市场和以汽车维修、服务为主的后市场之间 的桥梁。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4S 店面临的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目前, 国内 4S 店的营业额主要来自新车销售、 售后服务及二手车销售。 根据有关统计, 2009 年,这三项业务分别占到 4S 店营业额的 88.8%、8.9%及 2.3%,新车销售、售后服务 及二手车销售的毛利率分别介于 2% - 10%、40% - 50%、5% - 10%之间。中国单一 4S 店的 盈利过度依赖新
汽车美容业是汽车产业链中的主要利润来源,一般占据50%—60%的比例。在中国,汽车美容业的利润一般在40%左右。由于门槛相对较低,利润普遍较高,成就了不少市场参与者的财富梦想。但受利益的诱惑,这一细分市场也存在低技术、低价格、低质服务等现象。
此外,消费者的极端成本意识,对汽车后市场也有着很大影响,以最常见的洗汽车护理项目为例,从最早兴起到现在,很多地方价钱一直没有调整,无论市场如何发展变化,成本人工如何提升,在洗车这个亚分行当,消费者就认同10块、20块钱这个价位。
针对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空间大、经营有待完善这一现状,有专家提出,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单体店与连锁经营共同发展将成为其发展的主流。
汽车维修企业连锁经营模式在发达国家方兴未艾,逐步成为汽车维修企业的主体力量之
一。在发达国家,汽车维修连锁企业都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用户看到品牌标识,可以放心地消费。
汽修连锁店把分散的经营主体组织起来,扩大了经营规模,并借助连锁总部的规模优势,整合采购、配送、物流等渠道,精简管理、经营成本,实现每一成本中心的成本最小化,以成本领先带动价格优势,吸引更多消费者,进而实现整体利润最大化
中国汽车连锁维修企业起步晚,起点低,除了传统的汽车维修店,4S 模式由于德系车辆率先引入、早期车型单一、资源设备和技术人员缺乏等原因先行在中国遍地开花,而连锁模式是伴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4S 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而后来出现的。但大批外资品牌表现水土不服,本土品牌又由于资金量小、连锁运营管理经验不足等原因无法快速成长起来,故中国的汽车连锁服务企业还处于成长初期,至今没有形成领导品牌和规模效应。
中央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省份,已经认识到发展汽车维修连锁企业,提高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的重要性,相继出台了鼓励和支持发展连锁维修企业的政策,积极引导企业走专业化连锁经营道路,政府的支持对国内汽车快修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利好因素。
随着市场竞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