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2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3.2.1 水资源状况
3.2.1.1 降水量
根据《朔州市水资源调查评价》,平鲁区1956~2000年多年平均年降水量411.1mm。Cv值为0.28,Cs/Cv值为2.0,20%年份降水量为503.0mm,50%为400.0mm,75%为329.0mm,95%为242.0mm。最大年降水量为1964年的630.3mm,最小年降水量为1965年的202.7mm,极值比(极大值与极小值之比)3.11。
3.2.1.2 河川径流量
根据《朔州市水资源调查评价》,平鲁区1956~2000年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4091万m3,径流深17.6mm。Cv值0.52,Cs/Cv值3.5,20%年份河川径流量为5450万m3,50%为3490万m3,75%为2560万m3,95%为1930万m3。最大年径流量为1967年的9821万m3,最小年径流量为1965年的1249万m3,极值比(极大值与极小值之比)7.8。
3.2.1.3 地下水资源量
根据《朔州市水资源调查评价》,平鲁区1956~2000年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14701万m3,其中: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3158万m3,一般山丘区裂隙孔隙水资源量1543万m3。
3.2.1.4 水资源总量
根据《朔州市水资源调查评价》,平鲁区1956~2000年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7297万m3。Cv值0.40,Cs/Cv值2.0,20%年份水资源量为万m3,50%为万m3,75%为万m3,95%为万m3。水资源总量最大值为1967年的39374万m3,最小值为1965年的5005万m3,极值比(极大值与极小值之比)7.87。产水模数7.43万m3/a·km2。详见表3-2。
平鲁区1956~2000年水资源评价成果见表3-2。
平鲁区水资源总量统计表
表3-2 单位:km2、万m3
系列 面积
(F) 河川
径流量 地下水
资源量 重复计
算量 水资源
总量 1956~2000年 2327 4091 14701 1495 17297 3.2.15 水资源可利用量
根据《朔州市水资源调查评价》,平鲁区地表水可利用量为2470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389万m3(其中:一般山丘区540万m3,岩溶山区1849万m3)。
3.2.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2.2.1 供水工程及供水现状
平鲁区现有1座小型水库,50处引水工程,7处机电泵站,2处小型机电灌站,19处塘坝和108眼机电井,其中机电井包括工业16眼,农田灌溉9眼,城镇生活19眼,农村生活60眼,其它4眼。
20年,全区各类水源工程供水总量为1.5万m3,其中:地表水水源工程供水量3万m3,占总供水量的%;地下水水源工程供水量105万m3,占总供水量的9.72%。
①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包括蓄、引、提水工程、水井工程及小型水利工程等,20年平鲁区总供水量为2.0万m3。
②城市自来水
城市自来水是平鲁区城区居民生活及企事业单位的主要供水水源,20年供水量1万m3。
③自备水源
20年,平鲁区城区及各乡镇的企业事业单位自备水源井供水量约万m3,其中:工业供水万m3,城镇生活供水万m3,生态供水万m3。
20年平鲁区各类水源供水工程供水量见表3-3。
20年平鲁区供水量统计表
表3-3 单位:万m3
年份 按水源分类 按工程分类 地表水 地下水 合计 水利工程 自来水 自备水源 合计 2036 1061.5 1097.5 283.0 152.9 661.6 1097.5
3.2.2.2用水现状
20年平鲁区总取水量1.5万m3,其中:地下水开采量10.5万m3,占总取水量的9%;地表水取水量3万m3,占总取水量的%。总取水量中,城镇生活取水量万m3,占%;工业取水量万m3,占%;农田灌溉取水量48.0万m3,占4.%;农村生活取水量.0万m3,占%。3.2.3 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平鲁区水资源可利用量为3045万m3,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为2470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389万m3,重复计算量1814万m3。
平鲁区20年地表水取水量3万m3,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1.%;地下水取水量4万m3(平朔露天矿工业取水量万m3/a由朔城区刘家口水源地供给,应扣除),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为%。
20年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表3-4 单位:万m3
项 目 地表水 地下水 合 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