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ppt

发布:2017-02-06约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水资源的概念 广义:地球上水圈内的水量总体 狭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二、世界水资源分布 1:特点:空间分布不均 2: 影响因素:降水量的分布 3: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世界各大洲的水源 世界各大洲径流资源 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径流资源比较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数量上: “总量不少,人均不多” 空间分布上: “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时间分配上: “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 三、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P68 活动 图3.13以色列的海水淡化工厂分布 (1)以色列海水淡化的有利条件: ①国土南北狭长,西临地中海;②海水淡化技术先进. (2)以色列海水淡化工厂分布的规律: 国土南部 其原因: 南部气候比北部干旱,年降水量北部是70mm,南部只有20mm甚至常年无雨; 北部有约旦河水戈兰高地上的地下水作灌溉水源. 活动参与 (1)以色列年降水量北部地区较多,也不过70mm,南部只有20mm,最南部的沙漠地带常年无雨.据统计,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若没有灌溉水源不能发展农业生产.从气候资源的另一方面光热条件来说,以色列还是比较优越的. (2)“开源”是把咸水和海水变为淡水加以利用;”节流”是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3)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节水农业,如利用先进的灌溉技术来节水;种植一些耐盐、耐旱作物;通过人工增雨增加水资源的绝对数量。积极开展海水淡化研究,降低成本,形成规模。 四、合理利用水资源 1、造成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自然原因: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气候反常等。 人为原因:用水量迅速增加 水质污染 严重的水污染 水污染与水环境 以色列资源的利用 开源:海水淡化 节流:发明滴灌技术   自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广大科技工作者持续进行了50年的南水北调工作,做了大量的野外勘查和测量,在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并获得了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                  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推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结合兴建黄河干流上的骨干水利枢纽工程,还可以向邻近黄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要时也可相机向黄河下游补水。   规划的东线、中线和西线到2050年调水总规模为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整个工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实施。 1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推广节水技术.包括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方面;改善局部气候环境,保护植被,涵养水源;产业改革,推广用水要求较低的产业,对需水较多的产业迁移到其他地方或进行技术改革,或转产其他行业,等等。 2北方城市缺水既有资源型缺水,但以资源型缺水为主,应从开源、节流等各个方面共同解决问题,单靠某一个方面很难彻底地从根本上去解决。 * * * * * * 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大洲 欧洲 亚洲 非洲 北美 南美洲 大洋洲 南极洲 万平方 千米 1000 4400 3000 2400 1800 900 1400 陆 地 面 积 占世界 陆地 % 7 30 20 16 12 6 9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