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智慧测评)2015高考生物第2章第1讲组成细胞的分子课后巩固提升新人教版必修2..doc

发布:2017-01-25约4.71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智慧测评)2015高考生物 第2章 第1讲 组成细胞的分子课后巩固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 1.(2012·江苏高考)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解析:二倍体生物的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同源染色体,其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答案:A 2.(2013·佛山质检)下图为精原细胞增殖以及形成精子过程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设①和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关于图解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 B.②有姐妹染色单体,①和③一定有姐妹染色单体 C.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 D.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n,DNA数目为2a 解析:从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看,该生物为二倍体。①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已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为4n,DNA分子数目为4a;②为初级精母细胞,含有染色单体,在①有丝分裂后期及③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不含姐妹染色单体;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为2n。 答案:C 3.下列哪一项不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的变化(  ) A.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 C.外界不利因素可导致染色体变异 D.存在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分子数目之比为1∶2∶2的时期 解析: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由细胞两极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故A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故B错误;外界因素可使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结构或数量发生异常,导致染色体变异,故C正确;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都存在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1∶2∶2,故D正确。 答案:B 4.下面甲图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丁图为该动物的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判断该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应选用另一雌性动物与其测交 B.乙细胞和丙细胞分裂时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甲细胞产生的基因突变可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子代 D.丁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和aB 解析:由图可知,乙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不会发生基因重组。丙为初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发生基因重组,细胞质不均等分配,可判断该动物为雌性。丁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基因组成为AaBB,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和aB。 答案:C 5.(2013·江门模拟)以下是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Ⅲ是在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可发生在I过程 C.在地球出现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以后,生物进化的步伐大大加快了 D.组成新个体细胞中线粒体的遗传物质既来自精子,也来自卵细胞 解析:组成新个体细胞中线粒体的遗传物质来自受精卵,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答案:D 6.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  )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③⑤⑥ D.①④⑤⑥ 解析:分析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可知,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该时期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其他时期细胞内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数目不变,细胞内均有2个染色体组,而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细胞内只有1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故C正确。 答案:C 7.(2013·江西联考)用3H标记小白鼠(体细胞含20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和皮肤生发层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在前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后者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H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为(  ) A.前者20和10,后者40和20B.前者40和40,后者80和40 C.前者40和20,后者80和40D.前者40和2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