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麦—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易位系723中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及定位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3-08-14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麦—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易位系723中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及定位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白粉病是小麦上常见的严重病害之一,引起小麦产量的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针对白粉病的防治,过去主要采用化学农药进行治疗,但是这种方法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病原体会产生抗药性,治疗效果也较差。因此,开展小麦抗白粉病基因遗传和定位研究非常重要。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小麦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易位系723中的抗白粉病基因遗传规律,并对其基因的精准定位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 1. 确定家系群体并鉴定遗传类型,筛选抗白粉病表现最佳的品种进行研究。 2.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如SSR和SNP)对家系群体进行分析,鉴定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规律。 3. 借助关联分析和QTL分析技术,精准定位小麦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易位系723中的抗白粉病基因。 四、研究方法 1. 确定家系群体和遗传类型:选取白粉病抗性和敏感的小麦品种进行杂交,利用自交法得到家系群体;采用基因型分析法对家系群体进行遗传类型鉴定。 2. 分子标记技术:使用PCR技术,对样本进行提取DNA,然后使用PCR扩增、AGAROSE凝胶电泳及程序升温等技术,对样品进行基因检测,检测出不同基因型的差异。 3. 关联分析和QTL分析技术:通过评估疾病表现、DNA标记的分布等指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建立遗传性状和分子标记之间的关系,计算某一个分子标记和疾病表现之间的关系,寻找和疾病表现密切相关的分子标记和QTL。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为小麦抗白粉病的育种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小麦抗病能力,进一步提升小麦产量和质量,对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