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优质课件)讲述.ppt

发布:2017-03-23约4.06千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总体小康的实现 (1)时间:至20世纪末 (2)表现: ①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②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3)意义: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体现: 第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这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普遍提高的重要标志。 第二,就业更加充分,这是民生之本得到保障的具体体现; 第三,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这是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体现; 第四,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练习 1、现阶段我们已实现了初步小康,并正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奋斗,下面说法中对我国现阶段小康和水平认识正确的是(   ) A、只是在经济上实现全面小康 B、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C、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只是水平人比较低 D、是少数人的显卡,多数人还处在贫困状态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思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不是就是全国全面同时建设小康社会? 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 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 基础上,到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 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 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 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 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 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 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 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 大进展。 全面小康不仅要追求发展的速度,更要强调发展的科学 性和可持续性。同时,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要让 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更广大的人民群众,都能感受到社 会发展的成果。这是国家治理理念现代化的重大推进。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总体小康的实现 全面小康的目标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取得重大进展 低水平 不全面 不平衡 (特点) 发展过程 是不平衡的 B 3.下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 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 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必须看到,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难中之难。中国政府承诺:力争到2010年基本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到2020年基本实现小康。据此回答4~5题: 4.全面上下都在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表明,确立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 A.可以促使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 B.能够保证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C.能够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D.能够确保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被拉大 C 5.依据上题材料,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难中之难,这告诉我们( ) A.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贫困是难以实现的 B.我国应力保贫困地区率先进入小康社会 C.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D.解决贫困地区的小康问题,只能靠国家的扶持与 帮助 C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 * *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自学提纲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什么问题?(总体小康的表现及特点)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有哪些? 3.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具体进程如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