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为88.0%,中部地区为77.7%,西部地区为71.4%,东北地区为82.3%。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有快有慢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愿景 成就 不足 新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两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对外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 的经济建设 第一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我国当前的小康建设处于什么阶段?将来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个什么样子?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1.了解总体小康成就,认识总体小康的不足。 2.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理解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3.理解和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的各项举措。(重点、难点)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 阶段性目标,你了解我国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吗?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步走”战略 1.总体小康水平 1990年 2000年 2050年 1980年 解决温饱 达到小康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伟大胜利 里程碑 奇迹 意 义 贫困 总体小康的发展历程 总体小康的成就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总体小康的成就 类别 人均GDP 低收入国家 少于756美元 下中等收入国家 756~2 995美元 上中等收入国家 2 996~9 265美元 高等收入国家 高于9 265美元 2016年我国人均GDP为8126美元,居世界第74位。 2.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 总体小康 不平衡 低水平 不全面 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满足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经济得以发展,而社会保障等方面有待提高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居民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城市先进的教学设施 山区落后的教学条件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 ——政治 ——文化 ——经济 ——生态 ——社会 ——对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新要求的具体内容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就业 更加充分 社会保障 体系建立 合理分配 格局形成 扶贫对象 大幅减少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十九大报告: 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