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消耗与库存控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物资消耗与库存控制 第 1 节 物资消耗 一、物资及物资管理 1.物资:指物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生产资料,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等。 物资管理: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所需要的物资供应、保管和使用的管理 2、物资管理的内容: (1)制定先进合理的消耗定额 (2)制定经济合理的物资储备定额 (3)编制物资的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 (4)搞好库存管理和物资节约工作 (5)建立健全物资管理相关制度 一、物资及物资管理 3、物资管理的任务 (1)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2)促进技术进步——发展新品种、改进老产品 (3)节约物资消耗、提高物资周转率 (4)以较低费用供应物资 二、物资消耗和消耗量标准构成 1.物资消耗定额 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制造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所必须消耗的物资数量标准 。 2.物资消耗构成 从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看,物资消耗构成如下: ①装卸运输中的损耗 ②保管中损耗 ③生产准备过程中损耗 ④加工过程中损耗 ⑤产品实体的有效消耗 二、物资消耗和消耗量标准构成 从工艺角度分析,其物资消耗的构成包括内容有: ①构成产品实体有效消耗,即构成产品净重的原材料消耗 ②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合理的工艺性损耗——边角料等 二、物资消耗和消耗量标准构成 3.物资消耗定额的制定 ①构成产品实体有效消耗,即构成产品净重的原材料消耗 ②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合理的工艺性损耗如边角料等 ③物资供应定额=工艺消耗定额×(1 + 物资供应系数) 物资供应定额计算物资总需要量和采购的依据。 三、制订物资消耗的主要方法 1、技术计算法:以技术图纸和工艺卡片等主要技术文件为依据,并以相应的技术措施为基础,通过科学分析的技术计算确定最经济合理的物资消耗的方法。 2、统计分析法法:根据物资消耗统计资料,再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用统计方法确定物资消耗的方法。 3、经验估计法:根据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的实际经验,并参考有关技术文件及企业技术条件变化等因素,制定物资消耗的方法。 四、影响物资消耗的因素 1、生产技术装备、工艺水平和产品设计结构。 2、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经济核算制度、经济责任制建立、节约意识、以及 技术创新问题。 3、自然条件 4、生产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熟练程度 五、控制物资消耗的途径和方法 1、改进产品设计、改革产品结构 2、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3、正确选材,合理下料 4、建立健全严格的责任制度 5、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对物资单耗实行日常控制 6、对物资消耗定额执行情况,及时进行检查分析和考核 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考核: 关于材料利用程度的考核分析 关于的定额完成情况的考核分析 第 2节 物资库存控制 一、库存及其作用 1 企业物流与库存 2 库存的作用 库存是一个企业储存的起来的物质资源,目的是用于更有价值的生产和销售活动。 库存的作用: (1)缩短订货提前期 (2)保证生产稳定性 (3)分摊订货费用 (4)防止缺短损失——意外事情发生 (5)防止生产过程中短 二、库存的原因及分类 (一)库存的原因 ①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存在一定经济隔离现象,时间上、数量上、空间上不一致性要求存在库存。 ②为了保证生产过程连续性,因为采购是一个过程 ③从管理最有效性分析最低点成本支出 二、库存的原因及分类 (二)库存对象(制造型企业) 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 工具外协件、半成品及成品 (三)库存种类 1、按库存在生产中作用分类 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 (三)库存种类 2、按库存物资存在状态 原材料库存、成品库存、零部件库存、 备件库存、在制品库存 3、按库存表现特征分: (1)单周期库存和多周期库存 (2)独立需求库存与从属需求库存 4、按库存数量划分:(储备形态) (1)经常使用的库存量(经常储备量)。 使用库存量为了保证日常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所需库存量,即在两次订货时间内而建立库存。 (2)保险库存量(保险储备量),也称安全库存量,为防止意外事情发生的库存量。 三、物资储备定额 (一)概念 物资储备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了保证生产过程连续性尔建立的所必需经济合理储备数量, 可分为经常储备定额和保险储备定额。 经常储备定额:为了保证日常供应而建立的储备。 保险储备定额:为防止因采购不能准时到货,或生产用量突增而发生缺货的情况,需要一定的保险储备量。 三、物资储备定额 (二)物资储备定额作用 1、确定物资订货量、采购量依据 2、编制供应计划基础 3、掌握和监督企业库存动态标准 (三)影响物资储备定额因素 1、本企业生产、用户特点及其管理水平 2、供货单位生产、供货特点和供应方式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