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质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国家标准的编制说明-中国有色金属标准质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超细碳化钨粉》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有色标委中色协综字[2008]242号《关于下达2008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下达的关于国、行标制(修)订项目计划的安排,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国家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超细碳化钨粉》国家标准的制订,项目编号T-610。
特别说明:
在一般情况下,超细钨粉末产品是指平均粒度为0.2~0.6μm的粉末,纳米钨粉末产品是指平均粒度≤0.1μm的粉末,由于在GB/T 4295《碳化钨粉》中已经包含了0.2~0.6μm的碳化钨粉的标准(详见该标准),此次制订的标准的平均粒度范围为≤100nm的碳化钨产品,为此建议把《超细碳化钨粉》标准名称更改为《纳米碳化钨粉》,标准制订内容也做相应变化。
2、主要工作过程:
2007年11月提交该标准的《推荐性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和标准初稿,进行立项申请;
2008年11月26日中国有色金属标准工业协会下发中色协综字[2008]242号文件确定本标准由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2009年5月底完成了国家标准《超细碳化钨粉》征求意见稿。
2009年7月27~30日提交参加兰州中国有色标委会标准会议征求各位专家的意见。
3、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及所做的工作:
3.1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是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和国家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1989年,主要从事钨粉、碳化钨粉、硬质合金、切削刀具等钨系列产品的生产;是中国最大的钨粉、碳化钨粉供应商和出口商;是高品质合金及其精密切削工具的制造商。
公司拥有一支自强不息的、高素质员工团队,拥有国际一流的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其生产的“金鹭”牌系列产品以优良的品质和完善的服务,享誉国内外;客户遍布全球四十多个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司建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独立承担并完成了多项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及省市重点研究课题,被评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先进技术企业”、“出口型企业”,获得众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公司坚持以诚信为本的理念,致力于不断创新、发展成为“设备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服务一流”的现代化企业。
其中:用于生产纳米碳化钨粉的氧化钨《“紫钨原位还原法”超细硬质合金工业化生产技术》获得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于2006年1月4日获得专利号:Z8《高性能纳米及纳米钨粉的制备方法》的专利(2003年9月10日提出申请)。
3.2所做的工作主要有:
①接受任务后,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国家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组织成立标准编制小组,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及进度安排。
②对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历来生产的超细碳化钨粉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③调查了解国内外先进碳化钨粉生产厂家的超细碳化钨粉的生产情况及相关数据。
④在参考GB/T 4295《碳化钨粉》、GB/T19588《纳米镍粉》等其他相关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最新的《有色金属矿产品、冶炼产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编写示例》的要求,根据本公司生产的超细碳化钨粉检测数据的分析统计结果,结合从其他厂家了解相关信息的进行本标准的编写。
⑤本标准初稿制订完成之后,根据标准的各项要求进行分析验证,具体见本编制说明第三条。
⑥2009年5月底完成了国家标准《超细碳化钨粉》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标准内容的论据
1.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在文本结构上严格按照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最新的《有色金属矿产品、冶炼产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编写示例》而编写;在技术内容上做到先进性、普及性、适用性。
2. 确定主要标准内容的论据
本标准主要对超细碳化钨粉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合同内容等进行了规定。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硬质合金等粉末冶金产品用的超细碳化钨粉。
本标准主要内容是:超细碳化钨粉的产品分类、平均粒径、比表面、总碳、游离碳、化合碳、氧含量以及Al、Ca、Fe、 K、Mg、Mo、Na、S、Si等杂质元素要求的规定。
由于小于平均粒径100nm的碳化钨粉都为超细碳化钨粉,范围比较宽,考虑实际生产的难易、应用情况及销售价格等因素,把超细碳化钨粉产品分为三个品级:FWCN20、FWCN50、FWCN80,对应的平均粒径为<50nm、≥50~80nm、>80~100nm。相对应的比表面要求分别为:<7.60m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