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四川牡丹播种育苗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2-06约3.46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B51/T2922—2022

1

四川牡丹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牡丹(PaeoniaszechuanicaFang)实生苗培育的圃地选择与整地、种子采收与处理、播种育苗、田间管理、苗木出圃和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和工作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境内的四川牡丹大田播种育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2289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LY/T2290林木种苗标签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圃地准备

4.1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土壤pH值5.4-7.8,易排水保湿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宜,忌选粘重洼地及重茬地块。

4.2深耕翻晒

苗圃地宜提前一个月深耕,高海拔地区(海拔1501m-3000m)深度20cm~30cm,低海拔地区(海拔500m-1500m)深度30cm~50cm。在晴天深耕暴晒,促进土壤熟化,杀灭病菌及虫卵。育苗前进行旋耕翻地,翻地时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kg~2000kg,复合肥50kg~150kg做底肥。

4.3整地作床

播种前整地作床(坡地沿等高线方向),结合整地每亩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kg~5kg和辛硫磷颗粒剂5kg~6kg,进行土壤消杀。然后,浅耕耙细整平。畦宽1.0m~1.2m,长度视地形而定,畦沟宽30cm~40cm,深25cm~30cm。

5种子准备

5.1种子采集

DB51/T2922—2022

2

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进入盛果期的四川牡丹植株作为采种母树。当蓇葖果呈浅黄色(八分熟、种尖头带褐色),果柄变褐时采收。

5.2种子调制

果荚采收后,装进编织袋,放到室内阴凉处晾晒,每天翻果荚一次,避免高温高湿导致种子烧种发霉。经过7d~10d,果荚自行开裂,爆出种籽;未开裂的果荚,通过人工剥出。

5.3种子质量

质量达到净度≥95%,发芽率≥80%,含水量25%-30%,种皮达褐色至深褐色的当年生种籽。

5.4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水洗法选种,取水中沉下的饱满种子,在流水下浸种2天。立即播种,若不能立即播种,可用等量水润的细沙与种子拌匀后沙藏,但沙藏时间不能超过10天。

6播种育苗

6.1播种时间

种子宜当年采当年播,播种时间以8月上旬到8月下旬为佳,鲜种入土,宜早不宜迟。6.2播种量

播种量一般以120g/m2~150g/m2为宜。

6.3播种方式

以开沟条播为宜,沟底平,沟深5cm~8cm,宽10cm~15cm,沟间距30cm。播后覆土3cm~4cm,稍加镇压,浇透水,用覆盖物覆盖床面(覆盖物可选择作物秸秆,如玉米杆、麦秆、稻草、松枝等),厚度以不见土壤为宜。冬季冬害严重地区,可以在霜降前拆除覆盖物,用地膜覆盖。

6.4揭草去膜

春季当幼苗破土时及时揭除覆盖物。

7田间管理

7.1松土除草

春季雨水节气前后对行间进行第一次锄地松土,松土深度2cm~4cm。白露前每月松土1次~2次,松土深度5cm~6cm,逐次加深至7cm~8cm。幼苗出齐后应及时除草(原则上除早、除小、除了)。有条件的地方,可在行间覆盖防草地膜。

7.2水肥管理

保证排水畅通,避免积水。如遇干旱天气,可适时灌水,保持地表干湿适宜,直至幼苗出齐。播种第一年可不追肥,第二年开春后和入冬前各追肥1次,每次是用氮磷钾复合肥200kg/hm2~300kg/hm2。第二次追肥时可同时是用充分腐熟的饼肥400kg/hm2~500kg/hm2。

DB51/T2922—2022

3

7.3移栽

移栽苗床的要求跟播种苗床一样,第二年9月开始进行移栽,移栽苗按不同高度及大小苗栽植,株行距10cm×20cm-15cm×25cm。弱苗可第二年移栽,栽后浇足水定根。

7.4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以预防为主,秋季清除苗圃内的落叶、杂草、集中烧掉,减少病原。忌重茬,及时排水,注意通风。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B。为提高防效,药剂应交替使用。

8苗木出圃

当年9月至翌年1月萌芽前后均可出圃定植,以9月中旬~10月下旬为佳。出圃应尽可能保持根系完整,少伤根不伤芽。并按照附表C进行质量分级,出圃苗木应当按照LY/T229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