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1寻根问祖黄河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PAGE 4 -
1、寻根问祖黄河源
教学设计方案学校浦江二小设计者顾群执教者翁连芳学科《品德与社会》单元第一单元
主题:寻根问祖黄河源课题1.母亲河畔中华魂课时一课时班级五1日期9.10一.教学目标
1、知道黄帝和炎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陵就在黄河边。
2、从有关黄河的歌曲和雕塑中,感受黄河所象征的不屈精神,体会中华儿女对黄河的归依之情。
二.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
整体分析:
人们把黄河作为母亲河。课文从三方面来说明: = 1 \* GB3 ①从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来说明创造中华文明的始祖就生活在黄河岸边,海内外华人用公祭黄帝陵的方式来表达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 = 2 \* GB3 ②抗战时期《黄河大合唱》激励中华儿女英勇斗争,黄河成为力量的象征; = 3 \* GB3 ③现代人用母亲河塑像来表达对黄河的喜爱之情。课文整体较抽象,也远离学生现在的生活,理解上较有难度。
教学重点:
从不同角度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是文明的源泉、力量的象征。
教学难点:
理解黄河是文明的源泉、力量的象征
2.学生分析
课文整体较抽象,也远离学生现在的生活,对小学生来讲理解上较有难度。因此教师要借助生动故事、感性材料降低这个难度。
三.教学准备
《保卫黄河》录音
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质疑引入板书“炎黄子孙”,思考:中国人为何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
引入主题思考交流有对熟悉字眼的质疑,引发兴趣,导入新课。二、炎黄子孙的文明起源看课文,进一步思考: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根?
2、小结:黄帝与炎帝、祖先定居、中华古都、科技发明等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外材料,感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三、中华不灭的精神寄托联系课文与你的所见所闻,说说海内外华人是怎样尊敬黄河和始祖的?
预设:公祭黄帝和炎帝
歌曲《保???黄河》
“黄河母亲”塑像……看书,讨论,交流
从有关黄河的歌曲和雕塑中,感受黄河所象征的不屈精神,体会中华儿女对黄河的归依之情。四、小结提升教师小结:不管你走到哪儿,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结合思想教育,熏陶感染。
教学设计方案学校浦江二小设计者顾群执教者翁连芳学科《品德与社会》单元第一单元
主题:寻根问祖黄河源课题2.黄河之水天上来课时一课时班级五1日期9.11一.教学目标
大致知道黄河发源地的地理位置和寻找源头的原因。
了解黄河源头的自然景象和那里生活着的藏族同胞,感受汉藏民族情。
知道黄河河水变成黄色的原因。
二.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
整体分析:
本课内容有三部分组成:黄河源头、河源景象、汉藏情谊。内容较多,学生比较感兴趣。
教学重点:
大致知道黄河发源地的地理位置;解黄河源头的自然景象和那里生活着的藏族同胞。
教学难点:
知道黄河河水变成黄色的原因。
2.学生分析
课文整体较具体,学生可能比较感兴趣。课文也提供了一些图片,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参考中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故事也编得较吸引人。总之,这些可弥补时间跨度大的不足。
三.教学准备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故事》
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课前2分钟活动课前提醒主持人自己准备参与活动。教师适当给予奖励。课前热身,进入课堂。二、回顾提炼上堂课,你学到了什么?思考交流复习巩固,养成回顾习惯。三、了解黄河发源地什么是源头?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黄河源头,猜想为什么?(治理黄河、饮水思源、科学证明等)
黄河源头在哪里?思考交流
2、解答记住寻找黄河源头,渗透科学思想。四、了解黄河源头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着的藏族同胞黄河河源地区是怎样的?
请你描述藏族同胞。
河源地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教师讲述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故事思考交流
有情描述
概括交流
倾听,谈感想了解黄河源头的自然景象和那里生活着的藏族同胞,了解美丽的河源,感受汉藏民族情。五、黄河河水变成黄色的原因。思考:黄河河水变成黄色的原因是什么?(水土流失)
看到黄河变成黄色,你有什么感想?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个别回答黄河河水变成黄色的原因,激发学生科学解决问题的兴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