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书一后习题电子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平常说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地球的公转”“钟表的时针在转动”“太阳东升西落”等等,分别是说什么物体想多什么参考系在运动?
2.将近1000年前,宋代是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曾经写了一首诗。在这首诗中,诗人艺术性地表达了他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诗中描述了什么物体的运动?它是以什么物体为参考系的?你对诗人关于“榆堤”“云”“我”的运动与静止的说法有没有不同的认识?
3.桌面离地面的高度是0.8m,坐标系原点定在桌面上,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如图1.1-7所示.通过测量,确定图中A、B的坐标。
4.以下各种说法中,哪些指时间?哪些指时刻?
A.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停车8分。”
B.“您这么早就来啦,等了很久吧!”
C.“前3秒”“最后3秒”“第3秒末”“第3秒内”。
5.某市出租汽车的收费标准有1.20元/公里、1.60元/公里、2.00元/公里……
其中的“公里’’说的是路程还是位移?
6.田径场跑道周长是400 m。
(1)百米赛跑选用跑道的直道部分,运动员跑完全程的路程是多少?位移大小是多少?
(2)在800 m跑比赛中,不同跑道的运动员跑完全程的路程相同吗?跑完全程的位移相同吗?请结合田径比赛的规则想一想。
7.从高出地面3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图1.2-6)。分别以地面和抛出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方向均以向上为正,填写以下表格。
8.“3 1 8国道’’是一条连接上海和西藏中尼边界友谊桥的公路,里程碑以上海为起点,公路几乎是沿着北纬30 °线前行的,本题中可以将它的东段视为直线。以公路为x轴建立坐标系,上海为坐标原点,里程碑的示数即为坐标值。一辆汽车某日8时30分驶过x1= 963km的位置,当日9时10分驶过x2=922 km的位置。这段时间内汽车在向什么方向运动?它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9.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0×108 m/s 。
(1) l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相当于多少米?
(2) 除太阳外,最靠近地球的恒星是半人马座中的比邻星(很遗憾,在北半球看不到),它离我们4.0×l013 km,它发出的光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地球?
10.汽车从制动到停止下来共用了5 s 。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 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m、7m、5m、3m、1m。
(1)求汽车前Is、前2s、前3s、前4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这五个平均速度中哪一个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它比这个瞬时速度略大些还是略小些?
(2)汽车运动的最后I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汽车的末速度是多少?
11.图1.3-6是京九铁路北京西至深圳某一车次运行的时刻表,设火车在每个车站都能准点到达,准点开出。
(1) T107次列车由北京西站开出直至到达聊城站,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 T107次列车由聊城站开出至到达菏泽站,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 T108次列车在9时30分的瞬时速度是多少?
12.对比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你认为哪一种可能引起较大的误差?为什么?
13.把纸带的下端固定在重物上,上端用手提着,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后将纸带释放,重物便拉着纸带下落,纸带被打出一系列点,其中有一段如图1.4—1 2所示。
(1)图1.4-12所示的纸带,哪端与重物相连?
(2)怎样计算纸带上打A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说出你的道理。
14.图1.4-13是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v一t图象,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说明它们的
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1)物体是从静止开始运动还是具有一定的初速度?
(2)速度的大小是否变化?是加速还是减速?
(3)运动的方向是否变化?
15.你的左手拿一块表,右手拿一支彩色画笔。你的同伴牵动一条宽约1 cm的长纸带,使纸带在你的笔下沿着直线向前移动。每隔Is你用画笔在纸上点一个点。你还可以练习在Is内均匀地点上两个点。这样,就做成了一台简单的“打点计时器”(图1.4-14)。想一想,相邻两点的距离跟牵动纸带的速度有什么关系?牵动纸带的快慢不均匀,对相邻两点所表示的时间有没有影响?
16.小型轿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是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 km/h所用的最少时间,它与发动机功率、车体质量、传动机构的匹配等因素有关,是反映汽车性能的重要参数。A、B、C三种型号的轿车实测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分别为11.3 s、13.2 s、15.5 s,计算它们在测试时的平均加速度。
17.有没有符合下列说法的实例?若有,请举例。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O,而速度却不等于O。
B.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
C.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却向西。
D.物体做直线运动,后一阶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
18.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