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葡萄糖的分解代谢.ppt

发布:2025-04-02约1.67万字共1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丙酮酸氧化和

三羧酸循环

的调节琥珀酰CoA草酰乙酸苹果酸琥珀酸α-酮戊二酸异柠檬酸柠檬酸延胡索酸乙酰辅酶A丙酮酸乙酰CoA、NADH、ATPATPNADH琥珀酰CoA、NADH、ATP第94页,共1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糖酵解和有氧氧化的调节1、细胞内代谢物的调节2、激素的调节作用底物供应的调节2)腺苷酸的调节3)脂肪酸氧化对糖分解代谢的影响1)胰岛素2)糖皮质激素3)胰高血糖素三羧酸循环第95页,共1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糖酵解和有氧氧化的调节:1、细胞内代谢物的调节葡萄糖进入肌肉细胞和脂肪细胞是通过膜上载体转运的,这是葡萄糖利用的限速过程,受胰岛素的促进。1)底物供应的调节肝细胞及大脑等神经组织中葡萄糖的进入不受胰岛素的控制。三羧酸循环第96页,共1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腺苷酸的调节AMP和ADP是多种酶的别构激活剂。ADP和AMP是FPK-1的别构激活剂,能强烈促进糖酵解的进行;AMP还能激活丙酮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和异柠檬酸脱氢酶,促进有氧氧化和三羧酸循环,加强ATP的生成。ATP是FPK-1、丙酮酸激酶、异柠檬酸脱氢酶的别构抑制剂,细胞内ATP大量积聚时能有效地抑制糖酵解和有氧氧化。三羧酸循环第97页,共1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是与电子传递过程偶联的磷酸化过程。即伴随电子从底物到O2的传递,ADP被磷酸化生成ATP的酶促过程,这种氧化与磷酸化相偶联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这是需氧生物合成ATP的主要途径。真核生物的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均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原核生物则在质膜上进行。2、氧化磷酸化第62页,共1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释放的能量转化成ATP被利用转换为光和热,散失生物氧化的特点生物氧化和有机物在体外氧化(燃烧)的实质相同,都是脱氢、失电子或与氧结合,消耗氧气,都生成C2O和H2O,所释放的能量也相同。但二者进行的方式和历程却不同:生物氧化体外燃烧细胞内温和条件高温或高压、干燥条件(常温、常压、中性pH、水溶液)一系列酶促反应无机催化剂逐步氧化放能,能量利用率高能量爆发释放第63页,共1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脱羧:放能反应简单脱羧:不需要NAD+辅助因子氧化脱羧:氧化-还原反应和脱羧,需要NAD+等辅助因子第64页,共1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糖有氧氧化的过程:第一阶段:丙酮酸的生成(细胞质)第二阶段: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线粒体基质)三个阶段糖的有氧氧化第65页,共1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动、植物细胞第66页,共1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丙酮酸的生成(细胞质):葡萄糖+NAD++2ADP+2Pi2(丙酮酸+ATP+NADH+H+)2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进一步氧化2(NADH+H+)2H2O+5ATP线粒体内膜上特异载体穿梭系统氧化呼吸链糖的有氧氧化第一阶段:第67页,共1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NAD+NADH+H+丙酮酸乙酰CoA+CoA-SH辅酶A+CO2丙酮酸脱氢酶系丙酮酸+辅酶A+NAD+乙酰COA+CO2+NADH+H+糖的有氧氧化第二阶段:3C2C第68页,共1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多酶复合体单体酶:只有一条多肽链的酶称为单体酶,它们不能解离为更小的单位。寡聚酶:有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的酶(变构酶是一种寡聚酶)多酶体系:由几个酶彼此嵌合形成的复合体称为多酶体系。多酶复合体有利于细胞中一系列反应的连续进行,以提高酶的催化效率,同时便于机体对酶的调控。优越性:中间产物都不需要离开酶的复合体第69页,共138页,星期日,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