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农村建设中的几点思考 (理论文章).docx

发布:2018-01-17约2.2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农村建设中的几点思考(理论文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联系湖北仙桃市的实际,有几个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   新农村离不开城镇化,城镇化也离不开新农村,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建设新农村,决不是要放慢城镇化的步伐,也不是要就农村抓农村,而是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形成城镇与农村的良性互动。   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经过企业改制和调整,仙桃民营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达到90%,成为就业的主体、纳税的主体和投资的主体。全市每年新增民营企业300家以上,新增就业岗位3万个以上,通过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达26万人。在彭场镇,城镇化率已达55%以上,5万多农民集聚镇区,2万多人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从事无纺布制品加工,出口占全国同类产品的40%,企业一年发放工资1.5亿元。   另一方面,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镇带动农村,特别要依托龙头企业和小城镇,延伸产业链,推进产业化,激活农村各种要素,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全市9个农业产业个个有龙头,而且有大龙头。全市引进和培育各类龙头企业108家,网络农户20多万户,带动基地100多万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就是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过程。 富余劳力转移与规模农业发展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与现代农业的矛盾日益彰显出来。仙桃150万人口,150万亩耕地,人均只有一亩田;60万农村劳动力,一半加入打工大军,一半在家务农,而且多为老弱病残。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加快土地集约利用,以推动高效农业、规模农业的发展。 维护粮食安全与加快结构调整   这几年仙桃市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很大,水产板块达到60万亩,三分之一搞名特养殖,三分之一形成立体配套养殖模式。农民自己有一本账:种粮收入每亩数以百计,养鱼收入每亩数以千计,发展特色养殖收入数以万计。特色产业增收空间很大,农民调整结构的积极性很高。张沟镇先锋村90%的农户发展网箱养鳝,90%的收入来自网箱养鳝,人均收入达到7000元,家家买摩托,户户盖新房,人人有手机,水泥路、自来水、有线电视全部到村到户,过去的贫困村,已经展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在先锋村的带动下,网箱养鳝很快扩展到周边20多个村,农民自觉调田,自主开发,仅去冬今春又挖低湖田1万多亩,全镇网箱养鳝从13万口发展到30万口。   大面积的结构调整,势必给粮食生产带来一定影响。现在农民是跟着市场走,他们认准了调整才有出路。如同过去我们不应强迫群众搞调整一样,今天当群众积极性起来时,我们也不能人为地去限制调整。相反,干部的责任就是要引导调整、服务调整,帮助农民通过调整切实增加收入。在粮食已经走向市场的今天,粮食生产也离不开价值规律和市场导向。维护粮食安全的根本举措,在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同时要坚持科技兴农,发展粮食规模生产,让农民从科学种田、规模种粮中获得效益,多种多收,增产增收。 政府加大投入与群众自主投入   近两年来,仙桃市实施“五网”(路、水、电、通讯、商贸)覆盖工程,投入10多亿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有线电视“村村通”今年可以开通300个村以上。通村公路去年完成了320公里,今年再通300公里。农村沼气建设今年计划完成2万口,每口沼气池在省里补贴1000元的基础上,市财政再配套补贴400元。我们还组织有关部门“三帮一”搞水改,每年抓50个村。   建设新农村,不能单靠政府投入,要用政府投入激活社会投入,引导农民自主投入。广大农民群众蕴藏着自主创业的巨大潜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提出“定项、适度、自主、用好”八字原则,组织和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包括投资,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自己的家园。一是定项,选定农民迫切要求办的项目;二是适度,不能过重地增加农民负担;三是自主,学会与群众商量办事,让群众自己决定自己的事;四是用好,用好每一分钱,确保建设质量。 改善村庄环境与提高农民素质   改善环境与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紧紧相连的两大任务。一方面,要从村庄整治、改善环境起步,使新农村建设有一个良好的开局。环境改善了,生活质量提高了,就会潜移默化地改变千百年来农村落后的习惯和不文明的东西,改变人的精神面貌,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   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培育文明乡风,积极引导农民转变生活方式,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素质,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貌。去年全市组织文艺下乡演出300多场,举办科学知识讲座600多场,送电影下乡200多场,送图书下乡10000多册,全市文化中心户发展到300多户,努力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需要把握的几个指导原则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大的事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