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近似数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docx
1.13近似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1.13近似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1.13近似数
教材: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近似数的概念、近似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近似数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将一个数近似到指定的位数,如何进行近似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近似数进行估算。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通过近似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增强数学建模意识。同时,通过近似数估算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掌握近似数的概念,理解精确度与有效数字的含义,能够准确地将一个数近似到指定的位数。
②熟悉近似数的计算方法,包括近似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能够运用四舍五入等原则进行精确计算。
③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识别并使用近似数进行估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
2.教学难点:
①理解近似数的计算规则,特别是四舍五入的精确度把握,以及如何处理不同精度要求下的近似数。
②在近似数的运算过程中,保持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避免因近似而产生的过大误差。
③在实际情境中,合理选择近似数的精度,既要满足问题的需求,又要避免过度近似导致的不精确。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近似数概念图、近似数计算步骤图等多媒体资源,以及实际应用案例的图片或视频。
3.教学工具:准备计算器、尺子等工具,以便学生在进行近似数计算和测量时使用。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讲台上准备实验操作台,用于展示近似数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整数的概念和运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概念——近似数。
(2)学生:好的,老师。
(3)教师:你们知道什么是近似数吗?谁能举个例子来说明?
(4)学生1:近似数就是接近但不完全等于某个数的数。
(5)教师: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那么,我们先来探讨一下近似数的特点和作用。
2.新课讲授
(1)近似数的概念
-教师展示近似数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2:我觉得近似数在购物时估算价格很有用。
-教师:没错,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有用。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计算近似数。
(2)近似数的计算方法
-教师讲解四舍五入的原则,并举例说明。
-学生3:老师,四舍五入是看小数点后第一位吗?
-教师:是的,四舍五入时,我们需要关注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如果这个数字小于5,就舍去;如果大于等于5,就进位。
-教师展示计算近似数的步骤,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3)近似数的应用
-教师通过实际案例,如测量身高、体重等,讲解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学生4:我明白了,近似数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估算结果,但需要注意精度。
-教师:非常好,同学们掌握得很快。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练习,看看谁的应用能力更强。
3.练习巩固
(1)教师分发练习题,包括近似数的计算和应用题。
-学生5:老师,这道题我有点不确定,请问我应该怎么计算?
-教师:首先,我们要确定精确度,然后根据四舍五入的原则进行计算。如果你不确定,可以多观察题目中的数字,看看是否有规律。
-学生5:谢谢老师,我明白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6:老师,我觉得这道题的答案应该是这样计算的……
-教师:很好,你的计算过程很清晰,结果也正确。继续保持。
4.小组合作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近似数应用题。
-学生7:我们小组讨论了一下,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
-教师:很好,你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说明你们已经掌握了近似数的应用。
(2)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学生8:我觉得这个小组的解题方法很巧妙,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是的,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同时也要努力提高自己。
5.总结与拓展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近似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学生9:老师,我觉得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应该学会灵活运用。
-教师:没错,同学们,掌握近似数知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帮助。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