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与脏器显像PPT.pptx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与脏器显像
Forewordofradionuclidetracingtechnique
所谓示踪(tracing),就是显示特定物质的行踪。在难以用直接检测的方法观察生物活性分子在生物体系中的动态变化时,通常需要在生物活性分子上引入示踪剂,通过对示踪剂的检测,间接反映生物活性分子的代谢规律,这就是示踪技术。
示踪剂(tracer)是为观察、研究和测量某物质在指定过程中的行为或性质而加入的一种标记物。常见的示踪剂有放射性核素示踪剂、稳定性核素示踪剂、酶标示踪剂、荧光标记示踪剂、自旋标记示踪剂等。
Definitionofradionuclidetracingtechnique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radionuclidetracingtechnique)是以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为示踪剂,应用射线探测方法来检测它的行踪,以研究示踪剂在生物体系或外界环境中的客观存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类核医学技术。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是核医学领域中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核技术,同时又是放射性核素在医学和生物学中应用的方法学基础。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在农业、水产、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GeorgedeHevesy,匈牙利化学家,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创立者
●首先用天然放射性铅(212Pb)研究铅盐在豆科植物内的分布
和转移(1923)
●利用32P进行老鼠体内磷代谢状态研究,提出骨骼的的形成是动态而非静态的观点
(1935)
194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被誉为“基础核医学之父”
Hevesy-Thefatherofexperimentalnuclearmedicine
●HerrmanL.Blumgart,美国Boston医院内科医师
●第一次将示踪技术(放射性氡)应用于人体的循环时间研究(1926)
●进行了多项临床研究,如肺循环时间测定、肺血流量测定等
●被誉为“临床核医学之父”
Blumgart-Thefatherofclinicalnuclearmedicine
●1952年,美国冷泉港
卡内基遗传学实验室科
学家AlfredHershey和
MarthaChase使用35S
和32P双标记噬菌体感染
实验,证明DNA是遗传
信息的载体。
Hershey1969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Landmarkinthehistoryofradionuclidetracingtechnique
Phagecoats
contain80%of35Slabel
Isolatephage
●FrederickSanger,英国生物化学家
●完成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序列分析(1955)
195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将放射性示踪技术引入
RNA和DNA的序列分析,成功地建立了链末端终止法,完成了人线粒体DNA全序列分析(1977)
198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Landmarkinthehistoryofradionuclidetracingtechnique
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到待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上,将其引入生物机体或生物体系之后,标记物将参与代谢及转化过程。
由于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与被研究的非标记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行为,通过检测标记物发出的核射线,并且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可间接了解被研究物质在生物机体或生物体系中的动态变化规律,从而得到定性、定量及定位结果,结合研究目的做出客观评价。
Principiumofradionuclidetracingtechnique
1.标记物与非标记物的同一性
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和相应的非标记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学及生物学性质。
NH
NH
CH2NHCNH2CH2NHCNH2
+NaI
125I
125I-MIBG
Principiumofradionuclidetracingtechnique
用放射性同位素制备示踪剂是最理想的方法
实验核医学中常用的放射性核素有3H,14C等,临床核医学中常用的有131I,59Fe等,PET常用的有¹1C,13N,
150等。
最常用的是核素化学合成法和络合物形成法
常用放射性核素有131I、125I、99mTc、11In、18F、188Re等。
Principiumofradionucl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