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形位误差的评定及检测.pptx

发布:2020-02-20约1.2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形位误差的评定;;被测实际要素;2)最小包容区(简称最小区域) 最小包容区(简称最小区域):是指包容被测实际要素时,具有最小宽度f或直径? f的包容区域。形状误差值用最小包容区(简称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 按最小包容区评定形状误差的方法,称为最小区域法。 最小条件是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原则,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允许采用近似方法评定形状误差。当采用不同评定方法所获得的测量结果有争议时,应以最小区域法作为评定结果的仲裁依据。 ;;2.定向误差的评定 定向误差值用定向最小包容区域(简称定向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 ;;3.定位误差的评定 评定形状、定向和定位误差的最小包容区域的大小一般是有区别的。如图4-29所示,其关系是:f形状 f定向 f定位 当零件上某要素同时有形状、定向和定位精度要求时,则设计中对该要素所给定的三种公差(T形状、T定向和T定位)应符合: T形状<T定向<T定位;H;二、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2.测量坐标值原则 测量坐标值原则是指利用计量器具的固有坐标,测出实际被测要素上各测点的相对坐标值,再经过计算或处理确定其形位误差值。 3.测量特征参数原则 测量特征参数原则是指测量实际被测要素上具有代表性的参数(即特征参数)来近似表示形位误差值。 ;4.测量跳动原则 此原则主要用于跳动误差的测量,因跳动公差就是按特定的测量方法定义的位置误差项目。其测量方法是:被测实际要素(圆柱面、圆锥面或端面)绕基准轴线回转过程中,沿给定方向(径向、斜向或轴向)测出其对某参考点或线的变动量(即指示表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5.控制实效边界原则 控制实效边界原则的含义是检验被测实际要素是否超过实效边界,以判断被测实际要素合格与否。;小 结 ;4.了解形位误差的评定方法。掌握形状误差(f形状)、定向误差(f定向)和定位误差(f定位)之间的关系: f形状 f定向 f定位,即定位误差包含了定向误差和形状误差,定向误差包含了形状误差。当??件上某要素同时有形状、定向和定位精度要求时,则设计中对该要素所给定的三种公差(T形状、T定向和T定位)应符合:T形状<T定向<T定位。 各项形位公差的控制功能不尽相同,应建立某些定向和定位公差具有综合控制功能的概念。 5.正确选择形位公差对保证零件的功能要求及提高经济效益都十分重要。应了解形位公差的选择依据,初步具备形位公差特征、基准要素、公差等级(公差值)和公差原则的选择能力。 6.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