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拌和站施工方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混凝土拌和站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XX高速公路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合同文件、施工图、补遗书。
2.国家和省部现行法规、公路工程施工规范、技术规范、验收标准、行业标准。
3.现场踏勘调查资料及我公司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4.建设单位有关指示和要求。
二、临建设计概况
1.拌和站位置
拌合站和预制场设置于K70+000线路右侧850米处,X291线旁。
2.拌和站建设条件
拌和站所处位置交通较为便利,紧邻X291。用电以地方电源为主,自发电为辅。工程区域内沿线电力资源丰富,电网比较发达,供电采用就近搭接电源的方式,能够满足现场施工需要。生活、工程用水采用金沙村井水,取水方便。拌和站主要设置情况如下:
拌合站名称
里程位置
规模、占地面积
供应范围
总供应量
JW4标
砼拌和站
K70+000
1台JS1000搅拌机,
占地面积约8亩
(标段起点)K63+500~K75+825.3(标段终点)
4.7万方
三、场内规划与功能区划分
站区所在地形为平缓的山间平原,平整场地后拌和站沿东西向布置,拌和站场地布置分为拌合区、存料区和生产生活区。生活、办公区、仓库、蓄水池及存料区主要布置在场地西侧;拌合区设于场地中央;预制梁场设置于场地东侧。
拌合区:搅拌机组设置在场地中央,机组采用JS1000型搅拌机(长38.42m,宽12.0m,)。
砂石料存储区:设置于场地南侧,总共设5个存料区,存料区墙采用砖混37墙,墙高2m,上方设置轻钢料棚。
办公区及职工生活区:集中设置于场地西侧,为单层活动板房,设有厨房、食堂、办公室、宿舍等,厕所设于生活区西侧15m处采用砖砌,分男女厕,总计不少于6个蹲位。
水电供应:场区位置附近有水井,生产用水采用铺设管道到达蓄水池处,经检验合格后使用;生活用水采用打井解决。采用就近搭接电源的方式,场内设置配电室并配备315KVA变压器供电,并设置1台200KW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排水系统:场地平整时拌合及生产生活区设置5‰的横向排水坡(西北高东南低),存料区纵向设置的5‰的纵向排水坡(拌合区侧低);在场区南侧设置三级沉淀池(洗车区),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统一进行沉淀净化后排入当地排水系统;料仓前设置宽20cm,深10cm的排水沟,并与场地外的原有排水系统进行连通,使雨水顺利排出。
四、罐体防雷及基础的相关验算
1.储料罐防雷设施与避雷设施安装
在施工搅拌楼基础时,基础周围布置由宽40mm×4mm厚的镀锌扁钢围成的避雷网,避雷网采用镀锌钢钎接地,同时与基础墩预埋铁进行连接,整体对地电阻达到避雷要求。
2.地基加固与基础设计
场地利用村民打谷场,较平整,垫高原地面,使用砂砾土填筑,装载机整平,并采用振动压路机振动压实,使其满足搅拌站厂家对地基的设计要求。对于罐体下方的地基,场平放线后开挖至设计深度,面积为150平的通体基础坑,基底进行处理后根据地基情况浇筑80cm厚片石混凝土垫层,在垫层上确定每个基础墩的精确位置,确定后对底板的双层双向钢筋及基础墩的钢筋进行绑扎,绑扎完后对底板进行浇筑设计厚度的C30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各基础墩的位置进行再次定位,然后按设计标高对预埋铁板与基础墩的主筋进行连接,再进行基础墩的支模及浇筑。待达到强度要求后对通体基础坑进行统一浇筑C20混凝土至设计硬化路面标高并形成硬化通体板基础,保证罐体区稳固。
3.储料罐防倾覆措施
在设计罐体及搅拌主机基础时,采取钢筋混凝土通底板设计,并按照搅拌设备厂家要求在基础墩上设置预埋铁板及支腿,整体达到基础的抗倾覆要求。相应地基承载力及抗倾覆验算书见后面附件3。
4.砂石存放仓墙体设计与防倾覆措施
料仓墙体采用2m高砖混37墙,料仓上覆彩钢棚遮盖,彩钢棚采用Φ140型钢管支撑,隔离墙砌筑时将钢棚支撑钢管柱包砌到砖墙内,起到墙内构造立柱的作用,保证墙体的稳固质量。
存放仓后墙设置支挡挡墙,保证后墙的稳固,不发生倾覆。
五、设备配备与生产能力计算
拌和站设置1台JS1000型搅拌机,生产能力可达到60m3/h。
高峰期衬砌混凝土每天约需400方,按机组生产能力6.7小时即可生产完成,因此需碎石450方,砂220方,水泥55方,粉煤灰65方。按照2天存料考虑需备碎石料900方,砂440方,水泥90方,而碎石料仓总计可存料1080方,砂料仓可存料600方,2个水泥罐可存料120方,1个粉煤灰罐可存料180方。均可满足生产要求。
六、安全文明施工及环水保措施
1.施工安全
(1)建立健全安全施工制度,设立专职临建施工安全员,专职负责安全工作。
(2)施工前,认真做好安全专项交底工作,确保安全事项“事事落实到人,事事有人负责”。
(3)各种安全标示牌齐全,包括安全警示牌、道路施工牌、限速牌等。
(4)对于危险源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5)定期做好安全培训工作,使每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