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诊疗方案.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桂 林 市 中 医 医 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桂林医院
手术科室常见病种
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二0一二年七月
目 录
一、外一科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1.肠痈(急性阑尾炎)
2.石淋(泌尿结石)
3.癃闭病(前列腺增生)
二、外二科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1.乳核病(乳腺良性肿瘤)
2.乳癌病(乳腺癌)
3.乳痈病(急性乳腺炎)
三、骨伤科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1.骨折病(股骨颈骨折)
2.骨折病(锁骨骨折)
3.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四、妇科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1.堕胎(流产)
2.不孕症
3.异位妊娠
五、肛肠科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1.肛裂
2.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3.痔(混合痔)
六、耳鼻喉科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1.鼻渊病(慢性鼻-鼻窦炎)
2.鼻窒病(鼻中隔偏曲)
3.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
七、眼科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1.圆翳内障病(老年性白内障)
2.绿风内障病(急性闭角性型青光眼)
3.翼状胬肉(胬肉攀睛病)
肠痈(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急性阑尾炎,入院后多急诊手术,术前麻醉准备需要禁食水,故
一般不与中药口服。中医药治疗主要在术后进行。中医学认为,腹部
术后症状为“胀、闷、痛、闭”,乃脾胃枢纽不利,气机升降失常,气
机阻滞所致。由于术后病人有正气虚、手术所致瘀血特点,结合扶正
或祛瘀或扶正祛瘀治疗。对于术后留有胃管的病人,术后由胃管注入
中药可代替口服给药。
一、诊断标准。
1.病史:转移性右下腹痛;
2.体格检查: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局部腹肌紧张,可有腰大
肌试验阳性、或结肠充气试验阳性、或闭孔内肌试验阳性;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尿常规、血淀
粉酶等检查;
4.辅助检查:腹部立位X光片除外上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有
右下腹包块者行腹部超声检查,有无阑尾周围炎或脓肿形成;
5.鉴别诊断:疑似右侧输尿管结石时,请泌尿外科会诊;疑似妇
科疾病时,请妇科会诊。
诊断以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为主
二、术前中医治疗方案
1.瘀滞证: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持续隐痛,阵发性加剧,右下腹
局限性压痛据按;一般伴有低热、恶心、纳差、舌淡红、脉弦或弦滑。
2.湿热证:腹痛加剧,右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局部腹肌紧张
明显、甚着触及包块;伴中高热、小便短赤,舌苔厚腻、脉弦数或滑
数。
3.热毒证:腹痛剧烈,全腹压痛、反跳痛,局部腹肌紧张明显或
或扩至全腹、甚着触及包块;伴中高热、腹胀或便秘、口渴汗出小便
短赤,舌苔黄厚干燥、脉洪数或细数。
阑尾炎诊断入院后,需急诊手术,因术前要禁食禁水,故一般术
前不内服中药。治疗以外治为主
①针刺止痛:足三里、三阴交等
②静滴双黄连粉针,或炎虎宁针每日一次。清热解毒。
三、术后中医治疗方案
(一)内治法
1.术后第 0—2 天,治则:行气通府,活血。中医药促进术后胃
肠功能恢复
药用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单味中药浓缩配方颗粒或中
药饮片(小承气汤加减)。
基本方:姜厚扑3g(生药量,以下同)×5袋 枳实6g×2袋 大
黄3g×5袋 黄连3g×2袋 炙黄芪10g×2袋 白术10g×1袋 血
竭1g×2袋
调配:上药共装一袋内密封保存,用时温开水80ml溶解(中药
饮片浓煎100ml),口服,或直肠点滴每日一次。
2.术后第 3—6 天,治则:健脾益气,根据病人病情辨证使用中
药调理,促进康复。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组成:人参 15g 白茯苓15g 白术15g 莲子肉9g 桔梗6g
白扁豆12g 山药15g 薏苡仁9g 砂仁6g 甘草9g 大枣汤调下
3.行气活血中成药静滴。丹红注射液或川芎嗪注射液
(二)外治法
1.土黄连纱布贴敷伤口
2.足三里封闭,每日一次。
3.中药热奄包外敷,每日一次。
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