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围手术中医干预诊疗方案.docx

发布:2019-01-02约3.4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关节四科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筋伤)围手术期中医诊疗规范 中医辨证论治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医属“筋伤”范畴,共分三个证型: 1、血瘀气滞证: 症状:膝关节疼痛肿胀明显,关节交锁不易解脱,局部压痛明显,动则痛甚 舌脉:舌暗红,脉弦或细涩 治则: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 桃仁 9g 红花6g 熟地15g 当归15g 白芍10g 川芎8g 2、痰湿阻滞证: 症状:损伤日久或术后膝关节肿胀明显,酸痛乏力,屈伸受限 舌脉:舌淡胖,苔腻,脉滑 治则:温化痰湿 方药:二陈汤 法半夏10g 橘红15g 云苓12g 炙甘草5g 生姜5g 乌梅2枚 3、肾亏损证: 症状:无明显外伤史或轻微扭伤,肿痛较轻,静时反痛或损伤日久,肌肉萎缩,膝软无力,弹响交锁频繁。 舌脉:舌红或淡,少苔,脉细或细数 治则:补益肝肾 方药:补肾壮筋汤 熟地12g 当归12g 牛膝10g 山萸12g 云苓12g 川断12g 杜仲10g 白芍10g 青皮 5g 五加皮10g 对于半月板损伤的患者等半月板手术的时间过长可能影响手术效果,引起额外的半月板和软骨损害,并因此增加退行性改变的潜在危险。术前应完善系统性评估,如对患者的内科情况,是否合并膝关节其他结构的损伤,必要时可行MRI检查。术前评估应有医生、护士和麻醉师共同参与,内容包括排除手术禁忌症,预防并发症和术后康复计划。 患者教育是临床工作的重要内容,应重点介绍手术的意义和术后康复程序。 由医生指导患者签署手术同意书。手术须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 应将院内交叉感染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术前应对术肢进行标记。 术后处理 1、单纯半月板手术术后患者可以扶拐早期负重活动,对于合并关节其他损伤经过处理的根据具体的手术方式制定术后康复训练计划 2、循序渐进恢复患者的伤前的功能活动水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关节四科 膝关节骨关节炎(膝痹病)围手术期中医诊疗规范 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骨关节炎属于骨痹、痹证范畴,其发病机制多为感受风寒湿之邪,痹阻筋骨,或劳损外伤致气滞血瘀,瘀阻脉络,或老年久病,肝肾亏虚,筋脉失于濡养而成。共分5种证型: 湿热痹阻型 症状:关节红肿热痛,特别是四肢小关节,口渴不欲饮,小便黄赤 舌脉:舌红苔黄 治则:清热祛湿,宣痹通络 方药:宣痹加味汤 防己15g 赤小豆15g 杏仁15g 滑石30g 连翘9g 地龙15g 栀子15g 薏苡仁20g 蚕沙10g 蜈蚣2条 石膏60g 制马钱子1g 二、风邪偏胜型 症状:关节走窜疼痛,痛无定处,以四肢小关节为主 治则: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方药:防风汤加减 防风3g 川芎3g 白芷3g 牛膝3g 狗脊3g 萆薢3g 白术3g 羌活6g 葛根6g 附子6g 杏仁6g 麻黄12g 生姜15g 石膏9g 薏苡仁9g 桂心9g 三、湿邪偏胜型 症状:关节肿胀,肢体困重麻木,肢体灵活不灵,遇阴雨天加重 舌脉:舌淡胖,苔腻,脉滑 治则:祛湿健脾,疏风散寒通络 方药:羌活胜湿汤 羌活6g 独活6g 藁本3g 防风3g 炙甘草3g 蔓荆子2g 川芎2g 四、寒邪偏胜型 症状:关节疼痛剧烈,遇寒加剧,日轻夜重,得热则缓 舌脉:舌暗或紫暗,苔白,脉弦 治则: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方药:乌头汤加减 麻黄9g 芍药9g 黄芪9g 甘草9g 川乌6g 五、虚证 症状:关节酸软无力,肢体麻木,肌肉萎缩 舌脉:舌淡,苔白,脉弦细 治则:补益气血,活络祛邪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9g 桑寄生6g 杜仲6g 牛膝6g 细辛6g 秦艽6g 茯苓6g 桂心6g 防风6g 川芎6g 人参6g 甘草6g 当归6g 芍药6g 干地黄6g 骨关节炎指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关节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等有关。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增生、关节囊挛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