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体解剖学第6章-2课件.ppt

发布:2018-05-21约5.18千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有效滤过压= 生成压-回流压 =(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有效滤过压>0 →组织液生成(动脉端) 有效滤过压<0 →组织液回流(静脉端) (二)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 主要因素 生成量 回流量 例 症 毛细血管压 ↑ ↑ ↓ 炎症、充血性心功 不全等所致的水肿 血浆胶体 ↑ ↓ 营养不良、肾炎等 渗透压 ↓ 血浆蛋白↓所致水肿 淋巴回 ↑ ↓ 丝虫病、癌症等 流受阻 使受阻部位远端水肿 毛细血管 ↑ ↓ 过敏、细菌感染 通透性 ↑ 所致的局部水肿 (三)淋巴液及其回流 组织液中的10%进入毛细淋巴管,即成为淋巴液。 淋巴回流的重要生理意义: 1.回收血浆蛋白; 2.可协助消化管吸收营养物质; 3.调节体液平衡,清除组织异物,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等。 第五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 经 调 节 (一)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1.心脏的神经支配 (1)心交感神经(兴奋) 心交感神经: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β-受体结合,可导致正性变时作用、正性传导作用、正性变力作用。 (2)心迷走神经(抑制) 心迷走神经:递质为乙酰胆碱,M-受体结合,导致负性变时作用、负性传导作用、负性变力作用。 2.血管的神经支配 (1)缩血管神经纤维(交感神经纤维) 分布:绝大多数血管(几乎所有血管平滑肌都受交感缩血管N支配,绝大多数血管只接受交感缩血管N的单一支配)。 递质:去甲肾上腺素 受体:α(主)、β 作用:α受体→血管缩>β受体→血管舒 特点:①调节血压作用大   ②持续发放紧张性冲动: (2)舒血管N 交感舒血管N 副交感舒血管N 脊髓背根舒血管N 分布 骨骼肌血管 软脑膜、消化腺 递质 ACh Ach P物质或组胺 受体 M      M 作用 血管舒 血管舒 局部血管舒 特点 ①不参与血压调节 ①不参与血压调节 轴突反射 ②平时无作用   ②参与调节局部血流    ③与情绪、运动有关     外生殖器血管 (二)心血管中枢 1.延髓 最基本中枢 2.延髓以上中枢 大脑 小脑 * 第三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右心:泵血入肺循环; 左心: 泵血入体循环。 一、心肌收缩的特点 (一)同步收缩(全或无式收缩)     (二)不发生强直收缩 (三)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     二、心动周期与心脏的泵血过程 (一)心动周期 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脏 的机械活动周期。 心缩期:心室的收缩 心舒期:心室的舒张 特点: ①心动周期时程的长短与心率有关 ②心率快慢主要影响舒张期 ③心率加快,不利于心肌休息和心室充盈 心率 心动周期 心缩期 心舒期 0.35 1.15 1.5 0.8 150 0.4 0.30 0.50 0.25 0.15 0.06s 0.10s 0.14s 0.08s 0.11s 0.21s 时间0.80s 无 射入动脉 射入动脉 无 流入心室 流入心室 血流方向 关闭 开放 开放 关闭 关闭 关闭 动脉瓣 关闭 关闭 关闭 关闭 开放 开放 房室瓣 不变 缩小 缩小 不变 增加 增加 心室容积 升高 升高 下降 下降 下降 下降 心室压力 1.等容收缩期 2.快速射血期 3.减慢射血期 4.等容舒张期 5.快速充盈期 6.减慢充盈期 (二)心脏泵血过程 三、心脏泵功能的评定 (一)心脏的输出量 1.每搏输出量及射血分数 每搏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