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村中学教师非物质激励研究——以G县C高级中学为例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3-07-24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村中学教师非物质激励研究——以G县C高级中学为例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我国农村中学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农村教育的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地域、经济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农村中学教师缺乏物质激励和职业发展机会,从而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而非物质激励正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适用于农村中学教师的非物质激励方式,并以G县C高级中学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学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 研究内容 (1)探究农村中学教师对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的需求情况和差异。 (2)探究适用于农村中学教师的非物质激励方式。 (3)以G县C高级中学为例,实证研究非物质激励方式在农村中学教师中的有效性。 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综合分析。 (2)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并发放给G县C高级中学的教师,了解他们对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的需求情况和差异。 (3)访谈法:对G县C高级中学的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对于非物质激励方式的看法和认识。 (4)实证研究法:选取G县C高级中学中同样教授一门课程的两名教师,采用非物质激励方式对其中一名教师进行实施,观察其对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的影响。 三、预期结果 本研究的预期结果有两方面: (1)对农村中学教师的需求差异进行深入分析,为农村中学教育管理部门、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学的针对性措施。 (2)探究适用于农村中学教师的非物质激励方式,促进农村中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四、可行性分析 (1)数据来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可以收集到大量的实证数据。 (2)数据分析: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实施方案:在G县C高级中学进行实证研究方案的设计是可行的。 五、研究实施计划 研究工作计划: 第一年:文献研究和问卷设计。 第二年:问卷调查和访谈。 第三年:实证研究和撰写论文。 六、结论 本研究将以G县C高级中学为例,对农村中学教师非物质激励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探究适合农村中学教师的非物质激励方式,促进农村中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的提高,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