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宏微观经济学》第三讲.PPT

发布:2018-09-05约3.39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效用理论 一、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 二、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 三、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效用(Utility)的概念 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理论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 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总效用(TU)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U)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 1 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增加的满足程度)。 表3—1 某商品的效用举例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图解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Law of Diminishing Utility) 在一定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3、需求曲线的推导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外在原因:价格P 与 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内在原因:边际效用递减,量增,愿意出价递减。 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是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 效用 幸福 = ----------- 欲望 5、消费者均衡 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1)把全部收入用完。 2)每一元钱都化在刀口上,即每一元钱 用在不同商品上的边际效用相等。 这个道理具体表现为两个公式: 1) Px*Qx + Py*Qy = I(income) 2) MUx MUy ------- = ------- = MUm Px Py 1) Px*Qx + Py*Qy = I (把钱用完) 2) MUx MUy ------- = ------- = Mum 优质优价) Px Py M --- 消费者的收入 Px--- X商品的价格 Py--- Y商品的价格 Qx--- X商品的数量 Qy--- Y商品的数量 MUx--- X商品的边际效用 MUy--- Y商品的边际效用 MUm--- 每一元钱的边际效用 二、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 序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效用是无法具体衡量的,商品的效用只能用大小顺序或高低等级来表示。 1、无差异曲线(IC)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完全相等的一条曲线。 减少Y,增加X;或减少X,增加Y。 效用(满足程度)保持不变。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2)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水平; (3)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 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含义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MRS) 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1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商品 X 对商品 Y 的替代率公式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负值,并具有递减规律 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3、消费者预算线 消费可能线也叫家庭预算线,或者等支出线。 它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 如M=600,Px=2,Py=1 组合方式 Qx Qy A 300 0 200 20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