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力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土壤热量的最根本来源。太阳能的99%为短波辐射。当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一部分热量被大气吸收散射,一部分被云层和地面反射,而土壤只吸收其中一少部分。 微生物分解有机质过程是放热过程。释放的热量一部分作为微生物能源,大部分用来提高土温。 地壳传热能力差,对土壤温度影响极小,可忽略不计 二、土壤热量的来源 太阳辐射能 Solar radiant energy 生物热 Biological heat 地热 Underground heat 土壤热量收支 Soil heat budget S——单位时间内土壤实际获得或失掉的热量; R——该土层与深层土壤热交换; P——土壤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量(与风速等有关); LE——水分蒸发所消耗的热量或水汽凝结所放出的热量; Q——地表与某一深度土层的辐射热量收支。 正负双重号表示不同情况下有土温增或减的不同方向 一般情况下: 白天S为正值,即土壤温度升高; 夜晚S为负值,土表不断向外辐射损失热量,温度降低。 S=Q±P±LE+R 1. 土壤热容量 Heat capacity of soil*** 重量热容量(Cp):单位重量土壤温度升高1℃所需的热量(J/g·℃)。 容积热容量(Cv):单位容积土壤温度升高1℃所需的热量(J/cm3·℃)。 土壤组成分复杂,每种成分的热容量都不一样: Cv = Cp × ρ(Soil bulk density) Soil mineral particle: Cvm=1.9 J/cm3·℃ Soil organic matter: Cvo=2.5 J/cm3·℃ Soil water: Cvw=4.18 J/cm3·℃ Soil air: Cva=1.26×10-3 J/cm3·℃ 三、土壤热学性质 Cvs, Cvw, Cva 分别为土壤固相、水和空气的容积热容量; Vs、Vw和Va分别为土壤固相、水和空气体积百分数。 气体的热容量可忽略,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高时公式可简化为: Cv=0.85ρ+4.18Vw [J/(cm3·℃) ] Cv = Cvs·Vs +Cvw·Vw +Cva·Va 土壤热容量可用三相物质热容量和组成比例计算: 影响土壤热容量组分中,土壤水有决定性作用。 2、热导率λ*** 单位厚度土层温差为1℃时,每秒经单位断面通过的热量数 单位:J/(cm·s·℃) 成分 石英 其它平均矿物 有机质 水 空气 冰 热导率 21 7 0.6 1.37 0.06 5.2 土壤成分(10℃)和冰(0℃)的热导率 热导率低的土壤:昼夜温差大 热导率高的土壤:昼夜温差不大 三、土壤热学性质 当土壤干燥缺水时,土粒间的土壤孔隙被空气占领,导热率就小。当土壤湿润时,土粒间的孔隙被水分占领,导热率增大。 2、热导率λ 三、土壤热学性质 3、土壤热扩散率 D*** 单位时间流入(或流出)单位容积土壤的一定热量,导致土壤温度升高(或降低)的程度。 D= λ /Cv 单位cm2/s 在土壤热容量不变(土壤含水量不变)时,热扩散率与导热率同时一致变化。 土壤温度决定于土壤导热率和热容量。 如果热量一定,土壤温度升高的快慢和难易决定于其热扩散率。 三、土壤热学性质 四、土壤温度 土壤温度是太阳辐射平衡、土壤热量平衡和土壤热学性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土壤温度的变化呈周期性。 土壤温度的变化滞后于气温的变化。 土温日变化 Diurnal change of soil temperature On a diurnal time-scale, soils are heated during the day and the effect gradually extends downwards. At night soils cool rapidly at the surface and heat is transferred upwards from within the soil. 土表温度最高值出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