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远程教学关系.pdf

发布:2024-07-31约7.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远程教学关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应用,远程教育发生了巨

大的变化,促使人们思考远程教育的教学关系,认为远程教育应以学生的学习为

xx,实现个性化教学。特别是远程开放教育实施以来,以学生为xx的理念深入

人心。学生成为远程教育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但是在

Web1.0环境下,是不可能真正意识到学习者是xx的。从教学层面来看,Web1.0

之前的信息技术主要改善了教学信息的呈现和传递,教师的角色仍然是学习过程

的主导者,学生仍然主要是接受者或引导者,而不是参与者。正如Garrison和

Anderson所说,基于Web1.0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更适合教学,难以有效支持教师

创设情境和学生参与活动、合作和知识建构。[2]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

展,出现了Web2.0。Web2.0是数字环境下一系列技术和社交软件的融合。它不

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方案,而是一个实用的社会化、个性化的思想体系,有了以前

的网络学习和意义建构才有可能。因此,Web2.0为远程学习活动从“教”转向

“学”提供了条件。远程教育以“学”为xx,即要积极营造有效的学习环境和

氛围,加强教师、学生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倡导协作学习,鼓励学习者

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勇于表达。传统远程教育中,信息技术不足以支撑“学”

为xx,而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Web2.0技术为构建“学”为xx的教学环境提供

了潜力。Web2.0是对传统传播理念的根本性改变。多向传输和现场交流可以在

很大程度上模拟师生和学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3]远程教育有可能把“学”当

成xx。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远程学习关系呈现出以

下变化。事实上,远程学习理念的转变并不一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关。然而,

没有信息技术,远程学习关系的改变就无法实现。只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远

程学习关系的改变才能成为现实。因此,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远程学习关系的变

化。

一、现代信息技术xx远程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变革

教育信息资源是教育系统的基础资源,而[4]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必要支撑,

对教育效果有重要影响。教育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差异会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

差异。xx学校之所以受到当下择校热潮的追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xx学校

1

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信息资源。由于远程教育中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分离,获取

远程教育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因此远程教育信息资源更加

重要。正是因为如此,远程教育学校竞相建设远程教育信息资源库,学校投入大

量资金支持远程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传统的远程教育信息资源具有排他性和单

向传播的特点。印刷教材、磁带和光盘只能在有限的地方供有限的学习者使用,

导致远程教育信息资源不得不在学校为自己的学生自行建设。此外,需要配置多

套教育信息资源,如磁带和光盘,以满足许多学习者同时学习的需求。以计算机

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远程教育信息资源的排

他性和排他性限制。网络环境下,同一信息资源可以多人同步在线使用,互不影

响。网络的共享特性使学校不再是远程教育信息资源的独立建设主体在。Web2.0

环境下,远程教育信息资源的用户不再是静态获取资源。用户既是资源的使用者,

也是资源的建设者。

(一)远程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从碎片化到共建共享

以视听技术为代表的传统远程教育信息资源,用户与资源之间存在一一对应

的联系关系,这就决定了远程教育信息资源只能以学校为主体独立建设,学习者

可以在自己的学校内联系教育信息资源。这种远程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弊端

显而易见:大量建设相同的资源,重复建设不同的学校。而且,只要这种校本化

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存在,学校之间的教育信息资源配置不平衡就不可避免

地存在,不同学校的学习者获取远程教育信息资源的起点就会不公平。然而,在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用户与资源之间的接触一一对应关系被打破,取而代之的

是非接触一对多关系。只要网络可以接入,带宽足够,同一信息资源的所有用户

都可以随时随地同步在线使用。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理想状态下,完全有可能在

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建设和共享相同的教育信息资源,在技术上实现教育信息资

源配置的绝对公平。然而,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很难实现。在可行性范围

内,可以实现区域内远程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区域间的交流。[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