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氨氮废水地处理技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7种氨氮废水地办理技术
7种氨氮废水地办理技术
PAGE / NUMPAGES
7种氨氮废水地办理技术
适用文案
高浓度氨氮废水办理工艺
工业废水氨氮办理工艺:
工业废水——原水泵——粗格栅——曝气沉砂——细格栅——
缺氧池——好氧池——缺氧池—— MBR 池 ——消毒池——出水污泥回流
一、氨氮废水办理技术
传统脱氮工艺
活性污泥法脱氮的传统工艺 [1] 是在 1969 年美国的巴茨( Barth )提出的,被称为三级活
性污泥法,是以氨化、硝化和反硝化 3 步反响过程为基础成立起来的。活性污泥含有有机物
降解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它们分别在各自的反响池内生长生殖,并且有各自的积淀池和
回流设备,如图 1.1 所示。在实践中还可采纳两级生物脱氮系统(如图 1.2 所示),将前两
级 BOD 去除和硝化两道反响过程合在同一反响器内进行,第一级池去除 BOD ,将有机氮转
化为 NH 3、NH 4 + ,同时使 NH 3 、NH 4 + 进一步氧化成 NO x --N 。第二级池在缺氧条件下,将
NO x--N 复原为氮气, 并逸出大气,应采纳厌氧-缺氧的运转方式。 碳源,既可投加 CH 3OH
(甲醇)作为外加碳源,亦可引入原废水作为碳源。
该工艺长处反响速率大,并且比较完全。弊端是办理设备多,占地面积大,造价高,管
理不够方便,所以在实践中采纳比较少。
标准
适用文案
图 1.1 传统活性污泥法脱氮工艺(三级活性污泥法流程)
图 1.2 两级生物脱氮工艺
2.A/O 法
A/O 脱氮工艺是 80 年月初开发出来的工艺流程 (图 1.4 )。废水经预办理和一级办理后,
第一进入缺氧池,利用氨化菌将废水中有机氮转变成 NH 3 -N ,与原废水中的 NH 3-N 一并进
入好氧池。在好氧池中,除与惯例活性污泥法同样对含碳有机物进行氧化外,在适合的条件
下,利用亚硝化菌及硝化菌,将废水中 NH 3 -N 硝化生成 NO x--N 。为了达到废水脱氮的目
的,好氧池中硝化混淆液经过内循环回流到缺氧池,利用原废水中有机碳作为电子供体进行
反硝化,将 NO x--N 复原成氮气。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对比, A/O 系统不用投加外加碳源,
标准
适用文案
可利用原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进行反硝化,达到同时降低 COD 和脱氮的目的。缺氧池
设在好氧池从前,当水中碱度不足时,因为反硝化可增添碱度,因此能够赔偿硝化过程中对
碱度的耗费。 A/O 工艺只有一个污泥系统,混淆菌群交替处于好氧和缺氧状态,有机物浓度
高低交替条件,有益于控制污泥膨胀。近十几年来 A/O 工艺在国内外的应用发展较快,被认
为是解决城市污水及含氮工业废水氮污染的有效工艺。
图 1.4 A/O 法
氧化沟
氧化沟是上世纪 50 年月由荷兰巴斯韦尔 (Pasveer )开发出来的一种废水生物办理技术,
属于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其基本特色是曝气池呈关闭、环状跑道式,废水和活性污泥以
及各样微生物混淆在水渠中作不断地循环流动,达成对废水的硝化与反硝化办理。生物氧化
沟兼有完整混淆式、推流式和氧化塘的特色。在技术上拥有净化程度高、耐冲击、运转稳固
靠谱、操作简单、运转管理方便、维修简单、投资少、能耗低等特色。氧化沟在空间上形成
了好氧区、缺氧区和厌氧区,拥有优秀的脱氮功能。以卡鲁塞尔氧化沟为例,其是在每组沟
渠的转弯处安装一台表面曝气机,凑近曝气机的下游为富氧区,而上游为低氧区,外环还可
能成为缺氧区,这样形成了生物脱氮的环境条件。当前常用的氧化沟主要有多沟交替式氧化
沟、卡鲁塞尔氧化沟、奥贝尔氧化沟、一体化氧化沟 (见图 1.4) 。
标准
适用文案
a 多沟交替式氧化沟 b 卡鲁塞尔氧化沟
c 奥贝尔氧化沟 d 一体化氧化沟
图 1.5 氧化沟
4.SBA 法
SBR 法是在 20 世纪 70 年月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办理技术, 以序批间歇式操作为主
要特色。所谓序列间歇式有两种含义,一是运转操作在空间上按次摆列的、间歇的。因为废
水大多是连续排放,且流量颠簸很大,这使得 SBR 起码两个池或许多个池,各个池按必定顺
序和周期运转,也是间歇的。二是运转操作在时间上也是按次摆列的、间歇的。一般按运转
序次分五个阶段,即进水、反响、积淀、排水和闲置阶段,称为一个运转周期,以以下图所示。
标准
适用文案
进水 反响 积淀 排水 闲置
图 1.6 SBR 法工序
循环周期和各个阶段的运转时间及运转状态都能够依据详细废水水质和出水要求灵巧控
制。比如,在进水阶段,能够按限制性曝气(进水时期不曝气)运转,也能够按半限制性曝
气(进水到一半时开始曝气)运转,还能够按非限制性曝气(边进水边曝气)运转;在反响
阶段,能够向来曝气,为了实现生物脱氮除磷也能够曝气后搅拌或许曝气搅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