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三维设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阶段 专题一 第3讲 专题练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如图1-3-4所示为某工厂一输送工件的传送带,当传送带静止时,一滑块正在沿传送带匀速下滑。某时刻传送带突然开动,并按如图所示的方向高速运转。滑块仍从原位置开始下滑,则与传送带静止时相比,滑块滑到底部所用的时间将( ) 图1-3-4
A.不变 B.变长
C.变短 D.不能确定
解析:选A 传送带静止时,滑块匀速下滑,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滑块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故滑块仍匀速下滑,滑块滑到底部所用时间不变,A正确。
2.如图1-3-5所示,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以速度v=2 m/s向右运行。现将一小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A端,小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若A端与B端相距4 m,则小物体由A端到B端所经历的时间和物体到B端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 图1-3-5
A.2.5 s,2 m/s B.1 s,2 m/s
C.2.5 s,4 m/s D.1 s,4 m/s
解析:选A 由μmg=ma可得:物体的加速度a=μg=2 m/s2,由v=at1可得物体加速到与传送带同速的时间t1==1 s,此过程物体的位移x1=at=1 m,然后物体以速度v与传送带同速向右运动,t2== s=1.5 s,t=t1+t2=2.5 s,故A正确。
3.如图1-3-6所示,由理想电动机带动的传送带以速度v保持水平方向匀速运动,把在A处无初速度放入的一工件(其质量为m)运送到B处。已知A、B之间的距离为L(L足够长),则该电机每传送完这样一个工件需消耗的电能为( )
图1-3-6
A.μmgL B.μmgL+mv2
C.mv2 D.mv2
解析:选D 由于A、B间的距离足够长,所以运送过程中物体先加速后匀速,而匀速阶段不消耗电能。所以W=mv2+Q,而Q=Ffx相,x相=x带-x物,x带=vt,x物=t,Ff=ma=m,则有Q=·=mv2,所以W=mv2+mv2=mv2。
4.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如图1-3-7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紧绷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恒定的速率v=1 m/s运行,一质量为m=4 kg的行李无初速度放在A处,传送带对图1-3-7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 m,g取10 m/s2。
(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
(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行李从A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解析:(1)滑动摩擦力
Ff=μmg=0.1×4×10 N=4 N
加速度a=μg=0.1×10 m/s2=1 m/s2
(2)行李达到与传送带相同速率后不再加速,
则v=at1,t1==1 s。
(3)行李始终匀加速运行时间最短,加速度仍为a=1 m/s2,当行李到达右端时,有
v=2aL
vmin== m/s=2 m/s
所以传送带的最小运行速率为2 m/s
行李最短运行时间由vmin=atmin得
tmin==s=2 s。
答案:(1)4 N 1 m/s2 (2)1 s (3)2 s 2 m/s
5.如图1-3-8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30°,其中A、B两点间的距离为l=5 m,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v=1 m/s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10 kg的物体(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的A点,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在传送带将图1-3-8小物体从A点传送到B点的过程中,求:(g取10 m/s2)
(1)传送带对小物体做的功;
(2)电动机做的功。
解析:(1)由ma=μmgcos θ-mgsin θ知,物体上升加速度为a=g,当它的速度为v=1 m/s时,位移是x==0.2 m,即物体将以v=1 m/s的速度完成4.8 m的路程,由功能关系得W=ΔEk+ΔEp=255 J。
(2)电动机做功使小物体机械能增加,同时小物体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热量Q。而由v=at得t=0.4 s,相对位移x′=vt-t=0.2 m,Q=μmgx′cos θ=15 J,W电=W+Q=270 J。
答案:(1)255 J (2)270 J
6.如图1-3-9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v0=2 m/s的速率运行。现把一质量m=10 kg的工件(可看做质点)轻轻地放在皮带的底端,经时间t=1.9 s后,工件被传送到h=1.5 m的高处,取g=10 m/s2,假定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图1-3-9滑动摩擦力。求:
(1)工件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电动机由于传送工件而多消耗的电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