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用好细节描写,让人物活起来.doc

发布:2018-03-11约2.74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用好细节描写,让人物“活”起来 江苏省赣榆县外国语学校 222100 细节描写是记叙类作文中人物“活”起来的重要方法之一,成功的细节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丰满,让文章在生动中出彩。成功的作品都是由一个个鲜亮、感人的生动细节支撑起来的,因此必须广泛地阅读优秀的作品,潜心欣赏其中的细节,揣摩作者运用细节描写的技巧。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某些细小行动或事物、环境中的细微环节进行细腻的描写,包括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服饰、心理和环境中的细节末节进行描写。他们看似微不足道,但对揭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推动事件发展,烘托文章主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用外貌描写让人物“活”起来 生动形象地外貌描写能充分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展示人物的精神气质、兴趣爱好和内心世界。有些同学经常用“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笑起来脸上有一对小小的甜酒窝”来描写小孩,用“两鬓斑白,神采奕奕”来描写老人,用“英俊潇洒,活力四射”来描写漂亮的小伙子,如此描写就缺少个性,是一个脸谱式的人物描写。 描写人物时不能像画脸谱似的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描写人物的外貌最好抓住人物最显著的特征,鲁迅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孔乙己》中描写孔乙己,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清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杂些伤痕……”这样写,使一个迂腐潦倒、好喝懒做、屡受欺凌的封建知识分子形象跃然纸上。 《故乡》中刻画杨二嫂时就抓住“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一个尖酸刻薄的人物形象。 其次,描写人物不仅用静态临摹,而且要用自己的心去观察,用自己的情去感受,让人物“动”起来。 “卖茶,卖茶……”一串银铃般的叫卖声,打破了夏的沉静。远处一个身着浅绿色衣裙,格外引人注目的女孩,就像夏日一阵清风,吹来一阵凉爽。去奶奶家的路很远,加上天热,还不到一半路程就渴得难受,幸好这有卖茶的。卖茶的女孩比我要小三两岁,看起来十分聪明可爱。 “唉,小月姐!”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叹着气向卖茶女孩走来“小超,你怎么了?看你愁眉苦脸的?”卖茶女孩一边煮着茶水,一边关心的问。豆大的汗珠悄悄地爬上了她的额头,又轻轻的顽皮的滚过她那纯净的脸庞。这令人讨厌的汗珠,这时在女孩的额头上却象珍珠一样闪着耀眼的光芒。而她只是笑笑,挥挥衣袖抹去。 作者对小女孩的外貌描写,是通过一个很自然的角度观察,融在叙事中,表现了天气的炎热和小姑娘劳动的艰辛,伶俐可爱的小姑娘的形象呼之而出。 二、用对话描写、内心独白让人物“活”起来 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来刻画其性格特征,从而达到表现主题的目的。因为什么人说什么话,一个人的语言风格和其性格特征是密切相关的。 时间过得真慢,用来降温的东西被我吃光了。我无奈地看着爷爷,实在是热,热得我不想说一个字,而太阳底下的爷爷却一点儿也没有回去的意思。太阳落山了,爷爷拎着水桶走了出来,我高兴极了,终于可以回家了!不对,爷爷走的是和回家相反的路。“爷爷,走这边,您干活干糊涂了吗?“我提醒爷爷。”我提水浇菜。“爷爷不紧不慢地说。”还不回去啊……“我无奈地说。提来了水,爷爷弯着腰熟练地从水桶里舀水,又把水均匀地浇在菜地里。 这个片段写出了我和爷爷浇菜的细节,尤其是我和爷爷的对话及我的内心独白,充分写出了人物的特点,说话人的语气、神态、语调、和表情活灵活现,增强人物的立体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比仅仅平铺直叙生动多了,人物也活起来了。 手中拿着成绩单,心里真不是滋味,热血在沸腾,我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加油,更一层楼。每当因成绩挨父母或老师批评时,心里总是火辣辣的,一腔热血正在燃烧,燃烧…… 细细望去,我在母亲的目光中察觉出一丝感伤。我知道,他她已经在尽全力地掩饰着她身心的疲惫,为了不让我分心,让我专心地学习。我感到我的心在被痛楚一阵阵地碾过…… 把人物的内心活动写清楚,对展示人物形象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时要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将其最真实最隐秘的方面揭示出来。写清楚人物在想什么,又是怎样想的,千方百计把人物的心理动态全面展示出来。 三、用准确、精练的动词让人物“活”起来 黑格尔则从美学的角度提出:“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思想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可见描写人物的动作也是让人物动起来的最佳方法之一。朱自清在《背影》里为了刻画父亲穿越铁路到对面去为儿子买橘子的情景,抓住了“走”“探身”“穿过”“爬”“攀”“缩”“微倾”等一连串的动词,表现了浓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