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苗木栽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园林技师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城市园林绿化苗木栽培管理
指导教师:XXX
作 者:XXX
XXXXXXXX(单位)
2016年1月21日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苗木栽培管理
XXXX
(XXXXXXX, 四川成都 610000 )
[摘要]当前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强调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城市园林绿化则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头,苗木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本文从现代城市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到后期养护管理普遍存在问题入手,借鉴国内优秀园林绿化苗木栽培管理经验,试图探讨系统的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办法。
[关键词] 园林绿化;栽培管理;绿化苗木
苗木具有净化空气、吸附粉尘、降低噪音、美化视觉环境等重要功能,因而苗木被当作现代园林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由此,如何保证园林绿化苗木在当代园林建设的过程中乃至后期养护能够高质量的成活以发挥起生态效益及园林视觉效果成为园林工程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而由于当代城市园林工程场地环境存在诸多特殊因素,苗木从起挖到栽植再到后期养护均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园林苗木从选择到养护过程中的各环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系统探讨分析,以期能够对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些许指导。
1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植物栽培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人员对苗木移栽知识缺乏
施工人员缺乏苗木移栽知识缺乏,从计划到施工各环节考虑不到位,对各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预估不足,而在面对问题发生时无充足的应对时采取应对措施不当从而导致苗木移栽的存活情况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施工人员对设计图纸植物生长属性不了解,不能对设计中的植物品种是否与当地的气候环境相适宜进行辨别。同时对适宜当地生长的乡土植物品种不了解,无法提出行之有效的设计变更方案。
1.2 操作工人专业技能不够
目前从苗木起挖到栽植,由于专业技能不够导致苗木在各环节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降低了苗木移栽成活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1.苗木起挖对天气因素不够重视
苗木起挖的时间要根据起挖当时天气状况适当确定。通常施工项目在做栽植计划时会忽略未来几天天气情况,经常会出现起挖前后突遇大雨,最终导致土球在起挖时货在吊装运输过程中遭受破坏甚至出现裸根现象,从而大大提高了苗木移栽存活的概率。
2.吊装运输保护措施不到位
在苗木起挖后,应对苗木的土球、树干、分枝进行充分保护,导致在吊装上车及转运过程中出现树杆大面积脱皮、土球爆裂等情况。
3.运输前未对苗木修枝充分重视
由于施工单位一味强调施工效果,不惜牺牲苗木存活率,要求苗木供应商在运输到场前必须保证全冠,导致苗木在长距离运输过程中水分损失严重。同时苗木供货方为保证满足需方的要求不会主动修枝以降低运输途中植株的水分消耗。
4.苗木移栽过程不注重细节
苗木栽植过程中施工单位偶尔会存在施工放线不当,导致苗木移栽位置不准确,为纠正定点放线失误,苗木移栽后短期内二次移栽。另外,在栽植过程中比如穴坑质量、夯实土球等细节出现问题均会影响苗木成活。
另外在移栽过程中不注重植物的特点和其他景观元素的搭配关系,如忽略植物的观赏面和朝阳面,导致植物移栽后不能发挥最佳的景观效果。
5.对移栽现场突然预处理不到位
土壤预处理成为园林工程施工的重要核心环节,应当加以重视。例如施工前未对现场土壤各种属性进行科学的、理性的分析便盲目施工,导致施工后由于植物的生长习性不适应土壤而生长受挫乃至死亡。
6.后期养护存在失误
由于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及经验的缺乏,对于植物养护过程中对植物病虫害管理和水肥管理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导致植物养护过程中补栽情况时有发生,并且植物生长受到影响无法达到景观设计的预期效果。
2 城市园林植物栽培管理对策
2.1 加强园林植物施工管理体制
任何的管理体制管理最终都是体现人员的管理,健全的施工管理体制对于园林施工能否达到景观的预期效果,降低园林工程的施工成本是有效的保障。而体制的健全才能明确落实责任,调动施工队伍之间、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联动配合、政令统一。
2.2 加强施工队伍专业技能培训
强化施工队伍专业技能应该通过系统化的专业培训和现场指导培训相结合。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系统的植物习性培训。应该经常组织施工队伍对当地区域常用的园林绿化植物和当地传统的乡土绿化植物生长习性知识培训。
2.植物移栽技能培训。对施工管理队伍中植物技能较为欠缺的加强植物移栽技能的知识培训,并建立“老带新”的师徒模式,施工现场指导讲解,从实践中学习掌握。
3.病虫害管理培训。加强施工人员及养护人员的病虫害识别,首先从植物采购源头进行植物质量把控,杜绝有病虫害植物入场。其次,在竣工后的后期养护管理中,应能够识别植物的病虫害,养护人员应能够及时准确的识别植物的病虫害类型,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降低损失。
4.加强水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