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系天然气运聚条件研究多媒体.ppt

发布:2017-06-20约6.26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次研究主要围绕李2、天1、余探1和余探2井4口重点井,开展了奥陶世末、海西期末、印支期末、白垩世末以及现今构造剖面特征分析。 * 相同或者相近成熟度源岩形成的甲烷或者甲烷同系物的甲烷碳同位素值比油型气对应的甲烷碳同位素值重。 油型气:①乙烷来判断,②甲烷与天然气重叠不适合区分气源。 * 研究内容 (1)盆地西部构造特征及演化 (2)气源对比及下古生界烃源岩有利供烃范围 (3)盆地西部奥陶系天然气运聚及成藏史研究 (4)盆地西部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模式及有利区预测 合同要求内容 实际工作内容 (1)盆地西部地层展布与构造演化 (2)气源对比及下古生界烃源岩评价 (3)盆地西部奥陶系天然气成藏史研究 (4)盆地西部下古生界天然气运移特征、成藏模式、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 完成工作量 项目 内容 数量 项目 内容 数量 岩心观察及采集样品,分析化验 岩心观察及采样 14口/176块 收集资料 测井数据 46口 铸体薄片 44块 物性数据 29口 阴极发光薄片 32块 生产试气数据 22口 包裹体薄片及测温 46块 录井报告 50口 激光拉曼分析 10块 钻井设计报告 33口 有机碳丰度 32块 缝洞统计表 10口 岩石热解 32块 薄片鉴定 27口 氯仿沥青“A” 10块 岩屑描述记录 38口 干酪根同位素 10块 取心描述记录 30口 固体沥青反射率 10块 编图 各类基础图表 100余张 X衍射样品 27块 最终成果 报告 1份 抽提物饱和烃分析 4块 多媒体 1份 完成工作量统计表 汇报内容 一、地层特征与构造演化 二、气源对比及下古生界烃源岩评价 三、天然气成藏史研究 四、成藏模式与主控因素 一、地层特征与构造演化 盆地西部棋探1井-苏377井奥陶系东西向地层对比图 盆地西部乐1井-苏44井奥陶系东西向地层对比图 1.地层特征 庆阳 靖边 米脂 鄂托克旗 银川 太原 伊 盟 古 陆 隆 中 央 古 起 华 北 海 秦 祁 海 东西向: 地层厚度逐渐减薄, 拉什仲组地层尤其明显 任3井-苏48井奥陶系东西向地层对比图 东西向: 地层厚度逐渐减薄, 拉什仲组地层尤其明显 余探1井-苏367井奥陶系东西向地层对比图 一、地层特征与构造演化 1.地层特征 盆地西部棋探1井-鄂29井奥陶系南北向地层对比剖面 南北向:中间为相对高部位,向两侧沉积厚度增加,地层变新。 一、地层特征与构造演化 1.地层特征 一、地层特征与构造演化 2.构造演化 乐1 苏390 苏357 鄂17 N K1 J T O O2k 剖面西至陶乐-横山堡段逆冲带,横跨天环向斜,西部地层被抬升遭受剥蚀,新生代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一、地层特征与构造演化 2.构造演化 晚三叠世末开始逆冲,晚侏罗世为主要逆冲期;喜山期I、II期,挤压伸展共存。 乐1井-鄂17井演化剖面 奥陶系东部高西部低呈向西倾斜的单斜形态。早白垩世,西缘强烈的挤压作用,西部近逆冲带地层向西下倾,地层倾角变陡。晚侏罗世天1井奥陶系构造雏形已经形成,主体应形成于早白垩世。 一、地层特征与构造演化 2.构造演化 余探1井-苏367井演化剖面 奥陶纪末和海西期末,奥陶系顶界呈现为西倾的单斜。印支期末受构造挤压,发育褶皱,奥陶系西部抬升。早白垩世末,受盆地东缘抬升作用的影响,井区东部地层抬升。由于西缘的持续挤压作用,井区西部地层抬升,成东倾的单斜形态。 O1z O1k O2w O1z O1k O2w C-P O1z O1k O2w C-P O1z O1k O2w C-P 1km C-P W O2w O1k O1z E 余探2 一、地层特征与构造演化 2.构造演化 过余探2井的构造演化剖面 086691 余探1井区,奥陶纪末至早白垩世,奥陶系顶界基本保持了西倾的单斜形态。而现今奥陶系则相对平缓。 一、地层特征与构造演化 2.构造演化 O1z O1k O2w C-P O1z O1k O2w O1z O1k O2w C-P O1z O1k O2w C-P 1km 1km 1km 1km 余探1 O1k O2w C-P W O1z E 1km 过余探1井的构造演化剖面 086683a 天1井区奥陶纪末至海西期末,奥陶系相对平缓。三叠纪至今,由于区域上的整体抬升。在抬升过程中,井区受局部挤压作用而形成构造高点。 一、地层特征与构造演化 2.构造演化 O1z O1k O2w C-P O1z O1k O2w C-P 天1 O1z O1k O2w C-P 1km O1z O1k O2w O1z O1k O2w C-P W E 1km 1km 过天1井的构造演化剖面 096659 李2井奥陶纪末,奥陶系呈西倾的单斜,东部遭受剥蚀。海西期末至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