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培训课件_鸭疫里默氏杆菌.ppt

发布:2016-11-21约3.93千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五、疫苗 含菌体成分苗 灭活苗 活苗 现阶段的疫苗 活苗 Sandhu等(1991)用1、2、5型鸭疫里默氏杆菌自然 弱毒菌株制备了三价活疫苗,经口服和气雾免疫1日 龄北京雏鸭后不引起任何明显的副作用,对同血清 型强毒的攻击保护期长达42天。 据了解该疫苗已在美国等国家上市销售使用。 灭活苗 Sandhu等(l979)将鸭疫里默氏杆菌1、2、5型培养后用福尔马林灭活制成三价灭活菌苗;在三价灭活苗的基础上,将大肠杆菌O78与鸭疫里默氏杆菌(1、2、5型)的福尔马林灭活液混合制备二联疫苗,该种联苗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的保护效果优于鸭疫里默氏杆菌单苗。 胡海清等(2002)用鸭疫里默氏杆菌制成三价油乳剂灭活苗。 程安春等(2004)将鸭疫里默氏杆菌1、2、4、5血清型制成铝胶复合佐剂四价灭活疫苗。 黄承锋等(2006)将鸭疫里默氏杆和大肠杆菌制成双联灭活蜂胶苗。 含菌体成分苗 包括亚单位疫苗和基因工程苗。 目前关于 RA 的此类疫苗还处在研究阶段, 其重点 集中在 RA 外膜蛋白(OmpA)和荚膜相关成分。 优点 缺点 活苗 减轻应激;减少注射次数,保证肉产品质量 会产生免疫副反应 灭活苗 适用广泛,可选择性强 易产生应激;免疫持续时间短 含菌体成分苗 减轻免疫副反应 目前处于研究阶段,免疫保护效果存在争议 表3.不同类型RA疫苗的比较 六、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 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 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环境消毒 切实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报告到此结束! 请老师和各位同学批评指正。 Company Logo LOGO 鸭疫里默氏杆菌 报告人:周天赐 主要内容 鸭疫里默氏杆菌 概述 防治 疫苗 病原 血清型 致病因子 一、概述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 新鸭病,鸭疫综合征。该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 起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症状的接触性传染病。由 于该病的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已成为危害各国养 鸭业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 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 家鸭、火鸡、鹅、番鸭、野鸟,以 2-8 周龄的鸭最 为常见。 传播途径: 经污染的饲料、饮水、飞沫、尘埃等通过呼吸道和 消化道,以及损伤的皮肤等途径传播。 流行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气温低、湿度大的季节发病和死亡最高 临床症状 图1.眼周围粘湿形成“眼圈” 图2.绿色下痢 图3.关节炎所致的站立不稳 图4.死时的角弓反张 病理变化 剖检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脑膜炎为基本特征。 图5.纤维素性心包炎 图6.纤维素性脑膜炎 鸭疫里默氏杆菌( RA)是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病原 菌。Hendrison和Hilbert于1932年首次分离鉴定。该病菌 先后被列入莫拉氏菌属、巴氏杆菌属。 根据培养特性、16srRNA序列和表型,明确了其分类 地位,并由Segers等(1993)建议鸭疫里默氏杆菌独立出来 成立鸭疫里默氏杆菌属。 二、病原 形态 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大小为0.2-0.4um,常单个或者 成对存在,有时也成长丝状,无鞭毛。瑞氏染色呈两极 浓染;印度墨汁染色可见有荚膜。 图7.印度墨汁染色 在电镜下观察到鸭疫里默氏杆菌有特殊形态结构, 即在细菌的顶端或者侧面有1-2个与菌体相连的芽状 赘生物,其大小差异悬殊,直径从30-200nm不等。 图8.顶端与侧面的芽状赘生物 图9.即将脱落的芽状赘生物 培养特性 鸭疫里默氏杆菌在巧克力培养基上生长旺盛,菌落不溶血,呈 奶油色半透明状圆形微突起。在普通琼脂和麦康凯培养基上不能生 长。从病料中分离培养鸭疫里默氏杆菌时在含CO2环境中生长更好。 图10.RA在巧克力平板上的菌落 图11.RA在鲜血平板上的菌落 三、血清型 依据鸭疫里默氏杆菌表面多糖抗原成分,可以用凝集试验和沉淀 试验进行血清型分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