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单相交流电路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一)教案
课型
分类
专业课
课程
名称
电工基础
教学
课题
正弦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教学
目标
1.理解交流电的概念
2.了解正弦交流电动势的产生的原理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正弦交流电动势的产生的原理
教学
后记
教学过程:
第五章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5-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一)
复习旧课:电磁感应
讲授新课:正弦交流电
安全教育3分钟,天气变冷,注意添加衣服,防止感冒。
一、交流电的概念
1.定义: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压或电流称为周期性交流电,简称交流电。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电流称为正弦电压和正弦电流。
2. 交流电可分为:正弦交流电--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称为正弦交流电。非正弦交流电--随时间不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称为非正弦交流电。
二、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三、正弦交流电
大小及方向均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电压、电动势叫做正弦交流电流、电压、电动势,在某一时刻t的瞬时值可用三角函数式(解析式)来表示,即:
e(t) = Emsin(?t ? ?e0)
式中,Im、Um、Em分别叫做交流电流、电压、电动势的振幅(也叫做峰值或最大值),电流的单位为安培(A),电压和电动势的单位为伏特(V);? 叫做交流电的角频率,单位为弧度/秒(rad/s),它表征正弦交流电流每秒内变化的电角度;?i0、?u0、?e0分别叫做电流、电压、电动势的初相位或初相,单位为弧度rad或度( ? ),它表示初始时刻(t = 0时)正弦交流电所处的电角度。
振幅、角频率、初相这三个参数叫做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任何正弦量都具备三要素。
四、周期和频率
1.周期T:正弦量完整变化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2.频率f:正弦量在单位时间内变化的周数
周期与频率的关系:
3.角频率ω表示正弦量在单位时间内变化的弧度数, 即
角频率与周期及频率的关系:
五、瞬时值和最大值
1.瞬时值:交流电在某一时刻的值称为在这一时刻交流电的瞬时值。
2.最大值:最大的瞬时值称为最大值。
小结:振幅、角频率、初相这三个参数叫做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作业,教材巩固与练习1、2
§5-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二)教案
课型
分类
专业课
课程
名称
电工基础
教学
课题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教学
目标
1、掌握正弦量的三要素的表达式及其单位
2、会简单分析正弦电路中的电阻元件
3、掌握简单的纯电阻正弦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及功率的计算。
教学
重点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教学
难点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计算
教学
后记
教学过程:
§5-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二)
复习旧课: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讲授新课: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和相位差
安全教育3分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是注意不要过量。
一、有效值
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根据它的热效应确定的。交流电流i通过电阻R在一个周期内所产生的热量和直流电流I通过同一电阻R在相同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相等, 则这个直流电流I的数值叫做交流电流i的有效值, 用大写字母表示, 如I、 U等。
定义:交流电流I通过电阻R在一个周期内所产生的热量和直流I通过同一电阻R在相同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相等,则这个直流电流I的数值叫做交流I的有效值
二、相位和相位差
1.相位: ωt+θ
初相θ:t=0时的相位
2.相位差
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之差称为相位差, 用字母“φ”表示。
(1)φ12=θ1-θ20且|φ12|≤π弧度U1达到振幅值后,U2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到达,U1越前于U2
(2) φ12=θ1-θ20且|φ12|≤π弧度U1滞后U2
(3) φ12=θ1-θ2=0,称这两个正弦量同相
(4) φ12=θ1-θ2=π, 称这两个正弦量反相
(5) φ12=θ1-θ2= , 称这两个正弦量正交
例题1 已知
求u和i的初相及两者间的相位关系。
解
所以电压u的初相角为-125°, 电流i的初相角为45°。
表明电压u滞后于电流i 170°。
小结:有效值,相位: ωt+θ,初相θ:t=0时的相位
作业,教材巩固与练习 3、4
§5-2 电容器和电感器(一)教案
课型
分类
专业课
课程
名称
电工基础
教学
课题
电容器及电容量
教学
目标
1、理解电容的概念,掌握电容的符号
2、记住电容器电容量的公式
教学
重点
电容概念及符号,电容器电容量的公式
教学
难点
电容器电容量的公式的应用
教学
后记
教学过程:
§5-2 电容器和电感器(一)
复习旧课: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讲授新课:电容器
安全教育3分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是注意不要过量。
一. 电容器
1.电容器的结构和符号
电容元件是一个理想的二端元件, 它的图形符号如图5.1所示。
图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