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教学课件.ppt

发布:2018-07-17约1.72万字共8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 范惠霞 第一部分 山西省2012年抗菌药物 专项整治 重点内容 专项整治方案大纲 指 导 思 想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省厅 “ 医疗质量万里行” 和“三好一满意”活动 活动的重要内容,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 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活动目标 巩固2011年全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有效遏制细菌耐药 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加以解决 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三、活动范围 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重点是二级以上 公立医院 四、组织管理 五、重点内容 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一) 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 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以及各相关部门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制 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五、重点内容 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二) 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与临床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根据各临床科室不同专业特点,科学设定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指标。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院长、科室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省厅和各市卫生局将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纳入医院评审、评价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标体系。 五、重点内容 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 对2012年度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 调查内容: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使用金额,使用量和使用金额分别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调查内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新增) 五、重点内容 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 二级以上医院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可根据需要设置临床微生物室,配备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抗感染临床药师。 为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省厅2012年将加强对县级医院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的培训,不断提高相关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五、重点内容 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按照相关规定,科学制定并明确本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分级管理制度的落实,并逐步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纳入计算机进行管理, 杜绝医师违规越级处方的现象 制定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流程,并严格执行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新增) 五、重点内容 建立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 医疗机构要对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进行动态管理,制定本机构抗菌药物遴选原则,科学、客观、公正遴选本机构抗菌药物品种。 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或品规 清退或者更换的抗菌药物品种或品规原则上12个月内不得重新进入抗菌药物供应目录 (新增) 五、重点内容 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 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 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 口腔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 (新增) 肿瘤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 (新增) 儿童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 (新增) 精神病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10种 (新增) 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40种 (新增) 五、重点内容 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一) 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 (新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