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基础知识填空.docx
基因工程基础知识填空
??一、基因工程概述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诞生
基因工程是在众多科学家的不断探索和研究下逐渐诞生的。20世纪70年代,[具体科学家1]和[具体科学家2]等成功实现了DNA体外重组,这标志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初步形成。他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步骤,将不同来源的DNA片段进行切割、连接,构建成重组DNA分子,并导入受体细胞中进行表达,从而为基因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陆续发现了多种用于基因操作的工具酶,如[列举几种工具酶名称],这些工具酶的发现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其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来源:主要从[来源生物类型]中分离纯化出来。
作用: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切割特点,如特异性切割等]。
例如:EcoRⅠ识别的序列是[具体序列],切割位点在[具体位置],切割后产生的黏性末端为[写出黏性末端序列]。
2.DNA连接酶
作用:将双链DNA片段缝合起来,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分类: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列举分类名称,如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等]。
两者的区别:E·coliDNA连接酶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连接起来,不能连接平末端;而T4DNA连接酶既可以连接黏性末端,也可以连接平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效率相对较低。
3.载体
定义:载体是基因工程中携带外源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分子运输车。
种类:常用的载体有[列举几种常见载体,如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质粒
本质: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作为载体的条件:
能够在受体细胞中自我复制,或整合到染色体DNA上,随染色体DNA同步复制,从而保证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能遗传给下一代。
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以便外源DNA片段插入其中。
具有特殊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抗性基因等,便于重组DNA的鉴定和筛选。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一)目的基因的获取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基因文库: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DNA片段,导入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各个受体菌分别含有这种生物的不同基因,称为基因文库。
分类:基因文库可分为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如cDNA文库)。
基因组文库:包含了一种生物的全部基因。
cDNA文库:是由mRNA反转录形成的c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后导入受体菌形成的,只包含了生物的部分基因(那些在特定细胞中表达的基因)。
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PCR原理: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它依据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
条件:
模板:需要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
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dATP、dTTP、dGTP、dCTP)。
酶: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引物:两种引物,分别与模板DNA两条链的3端互补配对。
过程:
变性:当温度上升到9095℃时,双链DNA解聚为单链,这个过程称为变性。
复性:温度下降到5560℃时,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称为复性。
延伸:温度上升到7075℃时,Taq酶从引物的3端开始延伸DNA链,合成新的DNA链,这个过程称为延伸。
如此重复循环多次,目的基因的数量就会呈指数形式扩增。
3.人工合成
条件:如果基因比较小,核苷酸序列又已知,可以通过DNA合成仪用化学方法直接人工合成。
(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
目的基因:是载体的核心组成部分,决定了载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及后续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产物。
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它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的蛋白质。
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作用是使转录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下来。
标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