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3节遗传密码的破译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PAGE
9-
遗传密码的破译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遗传密码的破译》是中学生物必修2第4章《基因的表达》的一节内容,是对本章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重要补充,在教材中原来属于选学内容。该内容是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蕴涵着丰富的科学史探究素材,体现了试验设计的很多科学方法,特别适合学生去了解和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体会科学的本质,激发其学习生物学的爱好,培育学生的生物科学达素养,是达成三维目标之一“情感看法价值观“的难得载体。
2.学情分析
(1)学生对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详细过程有了肯定的学问打算,对遗传密码的特点、作用有了清晰的相识,为进一步相识和理解遗传密码的发觉创建了条件。
(2)高二的学生的学习爱好深厚、思维较活跃。通过中学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强的试验设计、分析实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理解程度,将影响其对于蛋白质体外合成试验的设计的理解。因此学习科学家的试验设计的过程中应细化各步骤的问题,适时引导和启发思索,加强对破译过程的理解与驾驭。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遗传密码破译的过程,理解科学的本质,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看法。
(2)教学难点:遗传密码阅读方式的试验证据,无细胞系统破译遗传密码的试验设计。
三、教学目标
1.学问与实力
(1)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
(2)遗传密码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从数学的角度相识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训练学生科学推理实力。
(2)通过再现科学史,培育试验设计与科学探究实力。
(3)通过总结遗传密码的特点,提高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实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感受和重温科学家的思维历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看法。
(2)感受科学学问发觉过程的艰辛和漫长,理解科学的本质。
(3)对科学家那种敏锐、大胆、睿智和创新的精神还有那种奇妙的构思表达钦佩。
(4)认同遗传密码的破译对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策略和手段
1、布置课前预学案(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后作业来提高学习效率。
2、授课中设置问题串来引导学生重温科学家破课遗传密码的思维历程,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探讨的看法。
3、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决解生物学中的问题
4、展示近百年来生命科学的探讨历史步伐(短视频),让学生感受探究和揭示生命本质过程的艰辛和漫长。
五、课前打算:1.相关图片和遗传密码破译史实的收集。
2.提前一天布置给学生完成下列内容,自主学习。
1、克里克的试验证据:
克里克以为试验材料,探讨其中某个基因的对的影响。克里克发觉,在相关碱基序列中增加或者删除碱基,都不能产生正常功能的蛋白质;而当增加或者删除______个碱基时,却合成了具有正常功能的蛋白质。
克里克是第一个用试验证明遗传密码中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家。其试验表明:遗传密码从________起先,以的方式阅读,编码之间分隔符。
2、遗传密码对应规则的发觉:
尼伦伯格和马太采纳了技术。他们在每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种氨基酸,再加入的细胞提取液,以及人工合成的,结果加入了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
试验结果说明:导致了多聚苯丙氨酸的合成。结合克里克得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试验结论,结果说明与苯丙氨酸对应的密码子应当是。
我的收获:我的怀疑:
我的收获:
我的怀疑:
六、教学过程:(一课时)
教学环节
老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新课引入
让学生看一段莫尔斯密码符号,思索课本“问题探讨”的有关问题,引入遗传密码的课题
承上启下,细胞核内的DNA如何指导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
依次展示四段历史资料:
1.薛定谔的观点
2.克里克和沃森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布3.拉什的试验结论
4.克里克的“中心法则)得出DNA是通过RNA上的碱基来指编码氨基本的。
最终引出伽莫夫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的三联体假说。(用数学排列组合的方法去理解)
思索和探讨“问题探讨”,了解莫尔斯密码
思索:细胞核内的DNA如何指导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看资料边随老师的介绍历史资料,的,最终用数学排列组合的方法,推导出了三个碱基确定一个氨基酸的结论。
由莫尔斯密码引入遗传密码
通过类比、展示让学生确定“碱基编码氨基酸”,并详细编码提出问题,引出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
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决解生物学中的问题
一、遗传密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