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害防治_58183.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园林植物病害防治
第一章 绪论
一、生物都会生病吗?
人类:感冒,腹泻,肺结核,肝炎,癌症,爱滋病SARS
2.牲畜:疯牛病,犬瘟热
3. 家禽:禽流感 (infectious coryza),鸡瘟
4. 微生物
真菌:板栗疫病菌的弱毒菌株(被病毒侵染)
细菌:噬菌体(病毒)
病毒:???
生物发病的情况
动物、植物和具有
细胞结构的微生物;
2. 分子生物 - 病毒(VIRUS)?
二、研究植物病害的重要性
经济损失+生态破坏 +景观破坏
三、园林植物病害防治的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 症状学
病原学
致病机理
发生发展规律
防治措施
四、园林植物病害的特点
1、风景园林中植物种类及配置的多样性
2、园林植物栽培方式多样,品种交换频繁
3、园林植物病害防治措施的特殊性
第一章 园林植物病害的概念
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园林植物病害的原因
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及主要类型
第一节 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园林植物在生活和贮运过程中,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危害,以致生理上、组织结构及外部形态上发生局部或整体的反常变化,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显著影响,甚至引起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和降低观赏价值。这种现象叫园林植物病害。
含义:
1、病害发生的原因。
2、有一系列病变过程。
3、具有经济损失观点。
第二节 园林植物病害的原因
1. 寄主 :遭受病原生物侵染的植物称为寄主。
2. 病原 :直接导致寄主发病的因素叫病原。其中,生物性病原称为病原物;引起病害的真菌和细菌统称为病原菌。
3. 诱因 :间接引起寄主发病的因素。
4. 生产活动:种苗调运、耕作、抚育、施肥等。
引起园林植物生病的原因称为病原。依据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两大类。
生物性病原:
生物性病原被称为病原生物或病原物。病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菌原体、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等。 →传染(侵染)性病害、寄生性病害
非生物性病原:
非生物性病原指引起园林植物病害的各种不良环境条件。如温度、光照不适;水分、营养失调;土壤、空气中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等。 →非传染(侵染)性病害、生理病害
第三节 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和类型
一、病害的症状
症状:病植物在外部形态上表现的不正常特征。
病状:病植物外部形态发生的病变特征。
病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发病部位上
产生的繁殖体和营养体等结构。
二、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及主要类型
病状:变色,坏死,萎蔫,畸形,流脂和流胶
(1)变色
花叶
黄化
(2)坏死 :病部组织局部或大片死亡。
斑点
腐烂
溃疡
(3)萎蔫
(4)畸形
癌肿
丛枝
变形
疮痂
(5)流脂或流胶
二、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及主要类型
病症 ; 霉状物 粉状物 粒状物 丝状物、索状物 伞状物、马蹄状物 脓状物
症状的变化
1.典型症状(typical symptom)
2.综合症(syndrome)
3.并发症(complex disease)
4.隐症现象(masking of symptom)
症状在病害诊断中的作用
第二节 园林植物病原细菌
一、病原细菌的一般性状
1、细菌属原核生物界,植物病原细菌都是杆状菌,大多有极生鞭毛,一般没有荚膜,也不产生芽孢,格兰氏反应多为阴性。
2、繁殖方式:裂殖
3、所有的植物病原细菌都是非专性寄生的。大多数的寄主范围都比较窄。
第二节 植物病原细菌
二、细菌病害的症状特点
细菌病害一般表现为斑点、畸形、腐烂、凋萎、溃疡。
共同特点是:病部溢出或内含菌脓;细菌病害发病初期受侵处多呈水渍状,以后病斑周围也常呈水渍状边缘;细菌引起的软腐多数伴有恶臭。
三、细菌病害的侵染循环
① 侵入:自然孔口和伤口;
② 传播:雨水、灌溉水及昆虫线虫等;
③ 越冬场所:枝条和树干;种子、土壤、病残体;
杂草和其他作物、昆虫介体等。
四、细菌病害的防治
1 减少初侵染来源,搞好田园卫生,清除病残体;
2 园林技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