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佛像的基础知识部分.doc

发布:2017-10-27约2.41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佛像的基础知识部分 1 简述一下阿弥陀佛、毗卢遮那佛、药师佛的典型特征 答案 阿弥陀佛一般是双手重叠置膝上作禅定手印 ; 毗卢遮那佛双拳握抱,两手食指相并,称智拳印 ; 药师佛右手往往捻一药丸,或左手托一小钵 。 2.简述观音菩萨的特征。 答 ;观音菩萨不管怎样变化,宝冠上有化佛。 3 罗汉和弟子形象上有什么区别? 答; 罗汉和弟子都是比丘形象,为了表现罗汉在山中修习,往往坐在山石座上。 4、韦陀像有什么形象特征? 韦陀天呈着甲武士形,双手合十,肘间横金刚杵,或手抚金刚杵,常位于寺庙天王殿的后出口处。 5、根据哪些标志判断藏传佛教的文殊菩萨? 文殊是司智惠的,有时骑在绿狮子上,藏传佛教文殊菩萨的左肩上有经书,右肩上坐宝剑,(或右手举宝剑)。 6、绿度母和白度母在造型上有什么显著的区别? 白度母的特征是双腿结跏趺坐,额上、双手心、双脚心各有一眼,身色白。 绿度母只有两眼,右手作与愿印,右脚垂下踏莲花。 7、藏传佛像的长寿佛有哪些特征,长寿三尊像是哪几尊? 长寿佛像呈菩萨相,上身暗红色,双手捧宝瓶趺坐。 长寿三尊像是长寿佛、白度母、尊胜佛母 8、藏传佛像的菩萨装弥勒像有哪些特征? 藏传佛教对弥勒极为尊崇,一般多以倚坐样式为标准像,也有站立像,呈菩萨妆,肩膀上往往有法轮或水瓶, 有的在冠中有宝塔。 9、自在观音是什么时代出现的?有哪些典型特征? 唐朝晚期开始出现一条腿翘着呈现游戏坐姿,坐在岩石上,像在休息的形象,称水月观音或南海观音,自在观音等,都是表现观音在南海普陀山紫竹林道场休憩的样子,形象上大同小异。宋代最流行这种样式的观音。 10、根据什么标志判断藏传佛教的大黑天神(玛哈嘎拉)? 大黑天为古代印度的军神、战神,身披象皮,腰围虎皮裙,脚下踏着仰卧的白象。有二臂、四臂、六臂和带翅的、除黑色外有各种身色形象。 佛像鉴定部分 1 十六国的佛像造型上有什么特点? ⑴佛坐像整体由佛身、光背、台座、伞盖几大部分分铸组合而成 。 ⑵ 佛像头部为高肉髻,分为磨光式和有发绺式二种。小型像磨光肉髻居多。 ⑶大眼呈杏仁形,目光平视,稍大的像有的在唇上表现有小胡须。 ⑷身着通肩式大衣,衣纹断面为u形阶梯状。 ⑸ 双手作禅定印结于腹部,结趺跏坐但不表现双脚。 2、佛发中的髻珠最早流行于什么时代? 螺发与肉髻之间的髻珠,在东魏、北齐的佛像偶然可以看到,但很少,晚唐和五代时已普遍流行,在北宋后的佛造像上几成定制。 3 内蒙古佛像的工艺及造型有什么特点? 1、内蒙古佛像多系铜皮打制而成 2 造型上不够秀美,显造型绵软、臃肿 。造像一般肩部饱满,胸部宽厚,腹部也显肥满 。   3、菩萨的冠饰样式较单调,一般多为五佛冠。缯带和帔帛下垂两侧然后再上卷婉转呈祥云状。 4、辽代佛像样式有那些特点? 1辽代佛像一般肉髻较为平缓,面相肥瘦适中 2佛坐像的上半身偏长,胸部宽厚。 3 佛座平面常见有六出花口形和方、圆形,莲花瓣丰满呈盛开状,花瓣肥大饱满。 4 菩萨的装束较之唐代略显朴素,宝冠有呈三组叶片形的,还有一种宝冠很为高耸,正面呈圆桶形 。冠的束带飘逸而下垂于两肩。 5坐像上半身略偏长,在袖口和裙下部往往有曲蜿如小蛇状的衣纹。 5、古代佛像和新铸佛像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古代佛像是失腊法铸成,现代的伪品往往是用塑胶法翻模铸成的。 6、西藏西部佛像的特点是什么? 1藏西造像其比例匀称,身躯舒展,手脚等极富写实功力 2,宝冠、缯带、耳环等制作得玲珑剔透,细部凿刻花纹精美,再加上帔帛和卷草纹光背,由于细部过于雕饰,轻盈剔透,像背后要辅以梁架纠结各镂空部分,以起加固作用。 3 整体造型成三角形,特别是台座成大梯形,底边外张,莲瓣宽肥,尖端上卷,台座边缘饰连珠纹。 4藏西佛像几乎无例外均为黄铜, 制作精美者在眼白、缨珞或台座敷布等细部嵌白银、红铜、或嵌松石 。 7、喀尔喀蒙古佛像有什么特征? 1喀尔喀造像的祖型来自藏中风格,但整体上极秀美端丽,比例舒展、准确,细部精致耐看,花饰精巧,整体动态上也追求工稳对称,但端正中不失纤巧和柔媚感。 2脸型清丽下颌较瘦敛,双眉高挑,杏眼高鼻,鼻梁两侧较窄,鼻翼亦较小,上嘴唇较薄,下唇略圆,稍厚于上唇。 3 菩萨的束发亦高耸,冠饰精美,束冠的结在双耳上方呈开张的扇形,缯带上扬呈U形或 如多曲折的向上飘扬状。 4 台座普遍较高,下部喜用数层旋纹,上部多用素莲瓣,底边多呈圆形,与其它系统的佛像相较很容易辨别。 8、分别叙述永乐和宣德时期的造像有什么特征? 1 莲座的特征较为明显, 永乐佛像底边高度适宜,宣德佛像较高。 2永乐佛像的莲瓣优美清瘦,莲瓣的内缘纹饰很饱满,尖端部上卷成三颗圆珠状。 宣德的莲瓣则相对显宽阔,遒劲俊逸不足,内缘纹饰尖端上卷成卷草或象鼻状。 永乐年款字体秀美,为楷书体,宣德年款字体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